引言
在贵州的山村里,城市里来的游客想买一件传统刺绣工艺品,寻到了一位农妇的家中。农妇翻箱倒柜拿出一件大花衣,开出几千块钱的价格。游客想要砍个价,但看看这手艺,心想已经太划算了。
就这样,农妇轻易卖掉了母亲给自己手工做的唯一一件嫁衣。她说不觉得可惜,因为她相信自己的手艺,是可以再做一件比这更好的。而且,她也不喜欢这古旧的图案了。
城里人视若珍宝的传统民间工艺,却被传承者弃之如敝履——这些手艺未来将何去何从?是终难逃渐渐消亡的命运,还是有可能重新焕发光彩?其背后究竟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不少公益组织在默默关注着传统民艺的发展,并希望以可持续的方式留存这些文化珍宝。他们的做与思、乐与忧,让ABC公益研究院为您一一道来。
一、何为民艺
何为民艺?按字面解释,“民”可解释为“民间”、“民众”、“平民”、“人民”;“艺”可解释为“艺术”、“技艺”、“手艺”、“工艺”。由此,“民艺”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艺”、“民间技艺”、“民间手艺”、“民众艺术”等。提起民艺,人们常常联想到民间、手工艺、传统、民族、观赏性、文化等词汇。
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认为,民艺“须留意极其地方的、乡土的、民间的事物,是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无作为的制品,其中蕴含着真正的美的法则”。其定义民艺的五大特征为:为一般民众的生活制作器物,以实用为目的而制作,为满足众多需要而大量准备着,生产的宗旨是物美价廉,制作者是工匠。
民艺在我国已发展绵延数千年,但直到今天,对其的探讨仍具备现实意义:
从文化保护角度来看,民艺的保护与活化已经成为重要课题。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拥有更为广阔、精深而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财富,在已公布的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民艺有直接关系的就达360多项。
从扶贫角度来看,2013年下半年国家减贫政策做出调整,更加重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的共同行动、相互协作,倡导各界立足于弱势人群在经济、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需求,针对导致贫困的多维因素,采取多元的回应策略。民艺扶贫通过利用和开发传统民间技法,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并进行销售、提升当地收入,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创新尝试之一。
本文基于以上对民艺的定义,聚焦于民艺扶贫,重点讨论在乡村中所保留下来的传统的手工艺,对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民艺助力农村发展”的模式(尤其是新兴的、尚未成熟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总结,探究民间艺术在农村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资料研读、机构访谈及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同时也将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对观点的补充。
下文将梳理民艺扶贫的价值链和核心痛点,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典型案例,来总结民艺扶贫的多种模式及特点,探讨民艺扶贫发展的挑战和前瞻趋势。
二、民艺产品分类及价值链图谱
民艺的类别多种多样,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按技法归类,民艺可分为染织绣类、塑作艺术、剪刻艺术、竹编、表演艺术(当地特色的演出等)、民俗艺术和建筑装饰等七大类。按用途归类,民艺可分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为主体的八个类别,分别为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游艺类、穿戴类、起居类、生产类和用品类等。根据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比重不同,手工艺在农耕社会也有日用品和艺术品之分。民艺学家张道一从艺术学的角度,依据作品的性质、多寡和主次将民艺分为九个类别,分别为年画花纸、门神纸马、剪纸皮影、陶瓷器皿、雕刻彩塑、印染织绣、编织轧制、儿童玩具和其他。
针对社会组织所关注的民间艺术类型,本文将民艺产品分为实物类产品、综合体验类产品和传播记录类产品三类。这也呼应了民间艺术直接产业化(实物)与间接产业化(非实物)的两种途径。無用、植染时蓝、采桑子-苗荟等机构都有涉及民族元素或者技艺的实物类产品,如丝巾、手包等。而综合体验类产品多融合民宿、社区参与、文化活动等多种体验方式,代表机构有耕心、远近、黑土麦田等。从事传播与记录类产品的机构相对较少,如报道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主题杂志《汉声》,即是为数不多的长期经营此类产品的机构之一。
▲民艺机构及产品图谱
民艺产品的价值链基本如下图所示,而不同类型的机构又略有区别。如对于实物类产品,需要经由手工作坊及NGO参与开展生产,到批发商与零售商进行收货并销售,最后到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而综合体验类产品的价值链,相比实物类的,除需加强销售和宣传部分,还需通过前期的项目设计,一方面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手工艺品的根源和背后的文化,从而培育市场和潜在受众,另一方面加强手艺人和市场的联系,使体验项目更符合客户需求。
▲一张图解读民艺价值链
从机构联结的市场两端(生产者和消费者)来看,实物类产品机构更倾向为生产端赋能,即为艺人提供生产和销售的支持,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民艺的传承;而传播记录类机构更倾向于消费端赋能,即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认同民间艺术。处于中间的综合体验类产品,则将生产与消费两端链接在一起,结合了生产端赋能与消费端赋能两重目的。鉴于目前市场上以实物类和综合体验类产品机构占据主流,本文将重点聚焦这两类机构进行探讨。
三、民艺发展的痛点
一 民艺产品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根据案头研究及深入访谈,总结出实物类产品和综合体验类产品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1. 市场之难
在前现代社会,民间艺术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有用的艺术,其生存基础与发展动力源于农耕文明。很显然,农耕社会对手工艺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而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彻底改变,民艺产品已经失去了原来日常生活的使用场景,从而导致当今的民艺成为了小众市场,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较低。
2.定位之难
民艺产品最为突出之处就在于,它们并非是为了展览、收藏,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其审美价值往往依附、服务于各种实用目的。这使得一方面各村落的民艺高度重复,缺乏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样式和特点上,未经雕琢、技法朴素的民艺产品往往与精心设计制造的现代工业产品差距甚远。
3.样式与功能之难
民艺产品功能大多比较单一,相比多有复合性功能的工业化产品,其实用性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民艺在民间无处不在,但缺少专业人士去挖掘。由于手工艺人和城市消费人群的脱节,导致民艺产品常有脱离时代、创新不足之感。
4.质量之难
民艺产品的式样形态因制作的手艺人不同而不同,可以说“没有两件产品是一样的”。但这就导致民艺产品很难标准化,难以进行统一的质量把控和规模化生产。而且,在当下的产生和消费环境中,消费者很难认同这样的产品特点,往往将每件产品的差异视为质量瑕疵。
5.盈利之难
与同类型工业产品相比,民艺产品利润较薄。由于民艺产品的生产高度依赖人工,很难大规模复制,导致在技术和熟练度没有提升的前提下,人工成本往往比工业制造品高出许多。
6.人才之难
多种民艺都面临着传承断档、后继乏人的难题。由于传统民艺方式带来的收入有局限性,加上青年人有了越来越多新的谋生方式,因而民艺在就业市场不够有吸引力,人才投入度不稳定,会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二 民艺之困的原因和背景分析
民艺产品在价值链各环节所遇到的问题背后,都反映出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带来的综合问题与挑战。
1.文化进化论
文化进化论认为文化本身是有方向性的,会朝着“更复杂”、“更精密”、“更科学”的方向前进。在这一认知基础上,会将“城市”自然联想为“乡村”的进化版本;“现今”必然是“传统”的进化版本,更具有优越性。而表现在产品上,“乡村”和“古老”的产品和风尚,必然是“丑”的、落后的、过时的,符合城市审美、现代风格、追求潮流的产品才是“有市场的”、“畅销的”;表现在生产力上,乡村的青年会追求城外的世界,而认为“乡土的”、“原生的”是守旧而过时的,自然不愿意去继承祖辈的手艺。
2.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冲突
制作手工艺的过程满足了人文主义的内在价值,即自我满足。在此过程中,手工艺强调的是手艺人在劳作中实现的愉悦感,以及因为攻破难关、完成作品而体验到的满足感。但同时,手工艺产品工序繁琐、生产力低、功能性和实用性不强,在以前的时代只能满足自用,无法满足现代市场规模化生产和效率的要求。
3. 原创和复制的冲突
当今社会充满批量生产复制的艺术和商品,这种复制艺术不强调艺术的本真性和独特性,其美的本质并不在于原创,而在于再现、复制、模仿。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单一格调的艺术形式。而手工艺产品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按照现代商品的标准衡量,其质量难以把控,也无法有效复刻,因此必然难以满足市场要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