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度盛会作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择地在每年的11月22-23日举办,致力于搭建高层次的行业对话、交流、合作平台。截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10次年度盛会,累计6000多人次参会,2600余家机构参会,300余家媒体参与推广传播。
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秘书处负责人 冀岩
今年四月,明德公益研究中心联合八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平台立足于推动评估方面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准确的做好定位,平台进行了一项基础的行业调研,目的是理清公益链条上资源流动的效能。一个关键问题,资助方为什么而买单?
为此,我们首先进行了基础的行业环境扫描。
一 、行业环境扫描
过去十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了一倍有余。特别是基金会的数量增长,从2009年的8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6922家,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呈现了如下的变化:
1.法律政策逐渐完善
2016年伴随慈善法的出台,主管部门依据上位法的规定,陆续出台《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文件,对社会组织的合规性、透明度的底线要求做了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依据越来越充分。对社会组织的公信力要求越来越高。
2.资源供给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资源供给方面,从依靠“洋奶”与企业资助的发展阶段朝向政府采购、企业资助、个人捐赠的多元支持方向转变。
其中,企业捐赠占据主导到位,约65%,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的热情与渠道正在建立,公众捐款的潜力初步显现,崛起为重要的一级力量。2017年,公众和个人捐款已经逼近总捐款额的25%。
政府采购从单一的民政系统扩展到民政、残联、公青妇群团组织、从中央财政支持到地方财政支持的多系统多层级政府购买。
3.在服务供给上,朝着多元、细分、专业和综合方向发展
从市场供给而言,服务的需求供给模式朝着多元、细分、专业和综合方向发展。主要矛盾从需求端转向为供给端,核心矛盾体现在有效供给不足。
一方面,初级的重复的简单“需求-供给”的慈善救助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组织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的补充,逐步向更多细分领域的“需求-供给”转变,行业服务领域越来越细分,服务的专业性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问题和需求越来越复杂,单一项目解决细分问题朝着社区系统综合问题解决、单一机构解决向着组织联合、联盟发展的方向探索。
4.公益链条不断完善
从上游参与购买服务与资助的政府系统、企业、公众到市场大量的服务中介机构、枢纽型机构的成立,再到下游承接具体服务的NGO组织大量涌现,行业功能越来越健全。
1)公益行业生态链条的关键缺失到完善:
公益行业从“项目资助-项目实施-项目资助”的简单重复模式,开始逐步的完善,逐步培育出承担市场出清功能的机构,向“资助-实施-出清-再资助”的模式升级。一方面表现为行业中介组织大量产生,资源供给的有效性越来越需要通过中介组织的赋能、评估、审计来证明,从而确保资源的流动朝向最能产生价值的一端,帮助资源的供给方来优化投入-产出的影响力。一方面表现为行业自律联盟、资助者联盟等联盟性质的行业自组织、类行会的产生,从行业的被动应责转向行业主动的自律。
2)公益行业生态链条从定位错位开始逐步向功能的归位转变:
表现在基金会的功能定位开始从最初的实操占据主导慢慢向资助转变,但现阶段混合模式共存仍然普遍;表现在民非通过更名为社会服务机构开始重新定位,来准确反映此类组织的社会组织性质和社会服务功能;表现在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去行政化,避免“二政府”的功能错位,终结扭转“山寨社团”的泛滥及带给行业的功能紊乱。
二、数据的解读
在这些数据背后,有哪些变化的趋势?我们访谈了几十位公益领袖、行业专家,做了上百份问卷,大家的基本共识是:
在政府端:牌照越来越贵,门槛越来越高。
在企业端:资助的专业性水平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找到细分领域最好的社会组织,最专业的行业专家,还要求跨部门的找到合作伙伴,各尽所长;越来越多的资方要求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可验证。
在公众端:流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细分领域中同质化现象的产生,越来越需要机构和项目做出自己的特色。
简而言之,无论是政府、企业、公众,赢得他们的信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难!
怎么做,才能赢得信任?
我们从众多的关键词包括为成果买单、能力建设、透明、理事会治理、筹资、品牌等等,找到了一个最能代表大家共识,也最能反映我们对未来十年公益行业发展特征判断的词汇,信用!
信用意味着什么?
信用意味着伴随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公益行业的游戏规则发生了根本改变。意味着公益行业的人士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单靠振臂一呼、单靠刷脸和熟人关系、单靠感人的故事来持续赢得外部的信任与支持。
信用意味着社会组织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实实在在可衡量、可验证的绩效来证明。
信用从根本上意味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三、组织发展趋势
信用时代的到来,对基金会意味着哪些变化?
对标国际基金会的发展特征, 包括筹资专业化、跨部门合作、多元化、数据可证明等,我们做出研判,中国基金会想要赢得生存的主动,大概率需要主动做出如下五方面的变化:
1.从“明星效应”到依法治理
能够实质发挥作用的理事会,将成为基金会生存的第一要务!个人“明星效应”带动组织发展的阶段将逐步被规范化、专业化运营的理事会治理机构治理所取代,即“法”治的力量和作用将大于“人”治的力量和作用。
2.从透明自律到信用应责
基金会将不在简单满足政府所要求的透明化”底线要求,而将通过主动的机构风控、主动的应责,来构建起机构的防火墙与护城河,应对外部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变化。
3.从野蛮无序到标准建立
基金会将无法再简单的依靠数量级的扩张获得优势,而需要细分行业的标准、规范与质量控制来提升机构与项目的专业化水准,从而提振捐赠机构和公众的信心,赢得生存的主动。
4.从“圈子文化”到跨界参与
公益慈善组织将从封闭式的行业围观、圈内热闹的传统发展模式,将越来越面向公众、企业和个人开放,使公益慈善组织越来越承担起公民责任与志愿精神培养的重任。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媒介以及线下活动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公益项目的资助、筹款与实际志愿者服务之中,同时对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的公信力要求越来越高。
5.从眼泪同情到成效评估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再满足于捐赠这一简单行为,期望对标企业与国际优秀治理经验,推动公益机构的治理模式、团队与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期望看到公益项目的成果与成效,以及带给社会的影响与改变。
四、两把关键钥匙
如何建立起机构的信用,有两把关键的钥匙。
标准:没有标准,无法判断什么是好的机构,什么是好的项目。
评估:没有科学高效的评估,无从判断机构的治理、项目的成效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过去十年,社会捐赠总额的40%都流向了基金会。这意味着,基金会对于评估和标准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公益生态链条的效能与行业生产力水平。
五、基金会面临的痛点和挑战
即便认识到了评估和标准的重要性,基金会当下依然面临几重现实的挑战:
1)如何寻找并确定靠谱的优秀的的资助机构?
2)如何用科学的方式来做前后测评估?投入产出比如何?
3)什么样的项目适合评估?
4)有无个性化的评估指标来衡量本机构所处细分领域的服务?
六、解决方案
这些痛点的存在,正是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供给侧的力量,培养专业的评估人才,在细分领域研发指标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添补在需求端的服务空白,特别是风险内控与机构治理的工具和方法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回首过去十年,无论情愿与否,我们都将向那个野蛮生长、跑马圈地的公益旧时代挥手作别!
重要的是,在未来十年,公益行业评估支持平台将竭尽所能,与公益伙伴一道,始终陪伴大家共同成长!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上的「闪电发布」演讲,经作者审阅修订后首发。文章谨代表发言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关于闪电发布:作为2018年会一个全新升级的演讲环节,闪电发布的演讲特点是:一、时间短促,必须在480秒内完成演说;二,电力十足:观点鲜明深刻,基于调研、数据和分析,向听众展示自己关于基金会或公益行业的的研究成果,深入洞察行业现状,深度剖析行业生态。闪电发布的演讲者采用公开招募-议程小组初审-参会者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
补充阅读
社会转型趋势
中国逐步从政府开放市场空间给企业扩大到政府开放社会空间给社会组织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正处于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和社会形态变迁等的社会转型发展阶段。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齐头并进,以及体制、结构的双重转型,既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与动力,也使当下积累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转型带来了三个变化,进一步影响到了第三部门的发展,为社会组织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1 体制转型——政府管理角色的变化
在社会整体转型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与角色逐步发生了变化,从传统大包大揽的管理角色逐步转变为管理与服务齐头并进。政府对经济部门的管理与服务逐步延伸到对社会组织部门的管理与服务。
国家层面通过制度创新与法律法规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型与功能发挥提供法律与制度依据。一方面,民政部及各省厅专门设立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更名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标志着民政已经从传统的户政、婚姻登记、优抚、救济等行政工作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组织登记、注册、评级等服务事务。参照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民政部出台三证合一统一代码制度,将原来成立社会组织必须的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大大优化了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流程,为赋予社会组织合法性及推动社会组织数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 伴随慈善法的出台,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确立起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规范,为部门出台和修订配套政策文件奠定了基础。
国家将社会组织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为社会组织功能履行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组织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是观察社会结构运行及社会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随着法律与制度的配套建设,社会组织的合法性身份及功能履行有了坚实基础,第三部门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功能单元,得到了政府的认可。过去十年,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发生变化,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发挥着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组织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上政府、企业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逐渐被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三大部门构成的社会结构雏形所代替。
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公益组织的服务提供都带来了直接影响。社会组织办事机构主要扎根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充裕的资源确保政府购买、企业资助与个人捐赠占据社会组织资金来源的主流。服务区域则开始向中东部、西部地区延伸。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为公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到社会组织部门的服务之中,包括审计、法律、税收、财务、传播等,帮助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功能运转正常,弥补社会组织专业能力的不足。
3 社会形态变迁——公民意识变化
过去十年,伴随总体收入水平的增长与“中产阶层”的涌现,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公民意识与志愿服务精神开始勃发。公益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参与、普遍推动的行为。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同时并存,为公益机构管理的组织化与专业化,公益项目与服务的工业化、规模化扩张以及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公众倡导、筹款提供了技术条件与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