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演讲人简介:马蔚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成员。
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19年会于10月17日在成都顺利闭幕,来自全球商界、公益界的业界领袖齐聚天府之国,与近千人参会嘉宾一起从“科技赋能、资本助力、商业向善”主题出发,探寻商业文明的新趋势。
本届年会由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主办,北京社启社会组织建设和促进中心承办,并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为学术支持单位。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成员马蔚华发表题为《让影响力投资成为支撑社会企业的强大力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目前影响力投资在全球呈几何级数增长,今年估计超过万亿美元。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它符合当今世界商业向善、社会向善、资本向善的大趋势。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受到论坛的邀请,和各位新朋旧友相聚在秋日的成都,和大家共同探讨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让影响力投资成为支撑社会企业的强大力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近二十年来,在财富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同时,世界各国在减少贫困、改善卫生保健、保护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全球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深深的“隐忧”。为应对全球问题,2015年9月,193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一个《2015至2030年可持续议程》,提出了17个目标,中国政府更是在第二年便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深圳随后也被联合国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样本。
在全球都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时,社会企业这种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新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企业既有社会属性又有商业属性。从社会属性上来看,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为宗旨,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商业属性上来说,社会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运作获取资源,让自身有了造血能力,因此其运营模式对于机构而言本身就是可持续的。
比如做建筑节能改造的社会企业重庆领鑫安,凭借自主研发的“电管家”建筑能效管理平台,即可为公共建筑实现5%-10%的节能效益;通过对大数据的发掘应用,为学校、医院、酒店、商场等提供投资回报率250%的节能解决方案——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创造经济效益,无论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我很欣赏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曾说过,只有把社会问题的解决变成有利可图的商机,社会问题才最终能够得到解决。当一种模式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又具备有利可图的商机,那么这种模式必将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这种观点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根据今年4月由社企论坛发布的调研报告,2006年之后,每年的社企新增数量逐渐开始有了小幅增长,但是从2014年开始,社会企业的发展呈现了井喷式的爆发——成立于2014年至2017年这四年间的社会企业达到了总占比的44%。根据调研样本比例倒推,中国每年新增的有“自觉意识”的社会企业数量应已达到245家。
2018年以来,北京、成都、深圳福田相继出台了支持社会企业或社会投资方面的政策,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新增社会企业数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能掀起我国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发展的新高潮。
社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在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社会企业作为优良的投资标的,也受到资本的青睐,这种资本被称为影响力投资。所谓影响力投资,是指一笔投资既有正面的财务回报,同时又有可以量化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它是一个界于传统公益慈善和商业投资之间的新的公益金融概念,其核心在于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公益资源,用金融的手段实现公益的目的。影响力投资将成为最强有力的资本力量,帮助社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中国有一家小额信贷机构,叫中和农信,它就是一家典型的社会企业。中和农信的主要股东是红杉资本、TPG、蚂蚁金服等。在这些影响力投资机构进入后,中和农信获得了更雄厚的资本金,和可以更好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截至2019年1月,中和农信累计贷款422亿,在贷客户约36.4万人次,其中91.6%是农户,56.9%是女性。目前中和农信的业务已经覆盖21省,覆盖率达62%(34个省级行政区域),真正的帮助大家实现脱贫致富。这就是影响力投资的力量。
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的调研,影响力投资在2014年的规模约106亿美元,到2017年已经达到2281亿美元。据GIIN最新于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影响力投资总额已高达5020亿美元。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通过资源再配置来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现在很多的公共产品是缺乏的,甚至是紧缺的,尤其是在教育、养老、医疗方面。这些问题还必须要依靠影响力投资、依靠全社会力量来共同解决才能实现。
例如中国的“未富先老”问题,使养老产业产生巨大需求。目前,我国每一百名老人只有三个床位,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民非+企业”双轮驱动模式发展养老产业,有利于保持公益导向。在杭州有一家叫绿康医养的机构,专注养老和老年康复,过去十年只有600多张床位,在影响力投资机构禹闳资本介入后,发展到了1万多张床位,成了亚洲最大的医养融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不仅社会效益很好,财务收益率也很可观。
在我们成都有一家朗力适老化,是一家专门为家庭养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智慧养老服务运营商。在億方基金会投资半年多后,朗力的商业模式从四川区域推广复制到了全国17个地市,终端用户数量翻了4倍。
影响力投资作为公益与金融的产物,是义利并举的行为,既符合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有了资本的力量,相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走的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除了社会企业这样的创新模式和影响力投资这样的资本力量,我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种引领性的价值观,那就是社会企业家精神。我认为社会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义利兼顾的价值观。《易经》上说,“利,义之和。义,利之本。”也就是说,人与人,人与物,要恰到好处的相和,各得其宜,这样才能得到长远的真正的利。因为真正的利,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社会企业家们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让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既是社会企业家的发心,也是社会企业家的果实,这是行实业报国之义,行共赢共富之义。只有“见利思义”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以社会价值为起点,言行一致,一以贯之,才能实现义利并举。
第二,是见微知著的大视野。汉代《越绝书》上说,“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就是说,要以小见大,从首看尾,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质上可能反映出大的趋势。我们观察到,不少社会企业都是从解决城市社区和乡村生活中的那些小事着手,虽然企业规模不大,但与人们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密切相关。这与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吻合的。这些社会企业着重解决的这些小事都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美好生活的实现,所以很有发展前景。
第三,是创新创业的进取心。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穆勒说,“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社会企业其实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商业考验,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胜出。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印度的Aravind眼科医院是全球知名的社会企业,它为穷人提供免费的白内障手术,向有支付能力的病人收费。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断优化流程,实现了“如同麦当劳般”的手术效率,这个医院的医生平均一年可以做2千多个手术,而其他医院一年只能2百个。效率的提升降低了运营成本,所以这家医院三分之二的是病人是免费治疗的穷人,但仍然能够实现自负盈亏。所以,正是通过优化和创新,才可能让流程更加标准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是脚踏实地的责任感。荀子说,“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我们自己去行动。目前仍然存在浮躁情绪,希望“一口吃成个胖子”,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社会企业,既要仰望星空,坚信社会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前景,更要脚踏实地,把坚定的信念转化成扎实的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实战中摸爬滚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仅关心薪酬,更关注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对社会企业这种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组织很有兴趣。如何让这些兴趣转化为责任感,转化为行动力,都是值得大家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今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全球指导委员会,并聘请我作为全球十大委员之一。这个委员会旨在推动影响力管理与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投资提供资讯支持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投资在全球的发展。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都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我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终将成为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的大国,社会企业家精神也必定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