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型冠状病毒的紧迫和危险已经铺天盖地,肺炎疫情兵临城下,各大定点医院口罩、防护服和其他巨量医疗物资被快速消耗,大量具有感染性的医疗垃圾,如果不能及时、科学、有效的处理,必然会引发二次感染,导致疫情继续蔓延。
那么,什么是医疗垃圾?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有哪些?医疗垃圾处理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怎样应急处理疫区医疗垃圾?如果真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水安全防控怎么做?甚至个人口罩该怎么扔?
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物,是指接触了病人血液,肉体等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
与生活垃圾不同,医疗垃圾物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及化学药剂,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医疗垃圾任意堆放,极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医疗垃圾是一类特殊危险废物,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在《危险垃圾名录》中将其列为1号危险垃圾。加强对医疗垃圾规范化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无论是在保护环境还是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医疗垃圾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均有污染作用。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量氨气、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释放,严重污染大气,其中垃圾分解散发的多氯联苯、二恶英等,均是致癌物。
医疗垃圾携带的病原体、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经雨水和生物水解产生的渗滤液作用,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在降雨的淋溶冲刷作用下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累积和污染。对医疗垃圾处理不当还可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医疗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又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繁殖地。这些病菌可以通过在垃圾中生活的生物,转移给人类。医疗垃圾中还可能存在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若对直接暴露于医疗垃圾的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不严格,可能还会造成更多的危害。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确规定了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处理要求,进行收集、运转、贮存、处理、处置,不能随意丢弃在市政垃圾桶中,也不能直接就地填埋,否则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甚至对人产生二次伤害。
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危险废物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并专门针对医疗废物处理发布了相关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比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医疗废物运转车技术规范》等。
这个文件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贮存、处理、处置等各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就可以实现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避免医疗废物引发的疾病传播,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
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已有多种技术,根据处理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灭菌消毒法、高温焚烧法、等离子体法、热解法和卫生填埋法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最安全可靠的是高温焚烧处置方式(温度≥850℃),其次再考虑非焚烧处置方式,比如高温蒸汽消毒、微波消毒、化学消毒等。
目前武汉市、甚至湖北其他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都比较有限,很难短时间内有效快速处理完所有医疗废物。尤其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会不会造成污染,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据中国环境报2月3日报道称,备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启用,同一天,四川天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焚烧炉正式下线装车,准备前往火神山医院。正式运行后,这台焚烧炉日处理医疗垃圾量可达到4吨,满足近3000个病人床位的医疗废物处理。此前,江有国际贸易(上海)公司捐赠给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疗垃圾焚烧炉已完成设备安装。
据建设方介绍,火神山医院污水、雨水、医疗垃圾均单独收集处理,施工过程中,利用HDPE防渗膜,为火神山医院地块2.5万平方米地下基础穿上“防护服”,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地下,不会污染周围环境和湖泊。其中,污水、雨水收集处理要经过7道严格工序,消毒处理达5个小时,达标后再进入市政管网,而医疗垃圾收集起来后由院内的两台焚烧炉安全处置。
新冠可能的“粪口传播”如何应对?
“粪口传播”有什么风险?
2月2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中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湖北江西等地区,仍然存在使用便桶、并在附近水塘冲洗便桶等的习惯。病毒从粪便进入生活用水中,再到手上或者口中,其风险不得而知。
那么,粪口传播,到底有多大的风险呢?
1988年,甲肝在上海大范围流行,那时,上海虽然没有全面封城,但当地居民遭受的待遇和当今武汉有一拼。研究发现,近85%的病人都在甲肝爆发前期吃过毛蚶,而发病大多更是集中在一家人一起。直到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在大量毛蚶体内发现了甲肝病毒,才证实了甲肝的病原就是毛蚶。和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带来病毒感染的风险相比,日常食用毛蚶大幅致病更令人恐惧 ,上海的居民们完全无法理解,原来的“家常便饭”,怎么成为引起数十万人大规模流行病的罪魁祸首?
原来,每只毛蚶日常滤几十升的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水中的病毒快速捕捉到体内。不巧的是,当年启东海区的水环境受到了大量人畜粪便的污染,而其中甲肝病毒的污染最为致命 —— 这是一种微小的RNA病毒,耐寒耐热,需要加热至100°C才能使其失去活性。研究发现,带壳毛蚶就是煮沸45分钟,也不能完全杀灭其体内的甲肝病毒。很多居民吃毛蚶时,开水快速浸一下就直接食用,其腮上所吸附的大量病毒直接通过口腔黏膜感染消耗系统,直达肝脏。这一场爆发了整整三个月、感染近30万人的甲肝,就此拉开了帷幕。
近些年,公共卫生的改善、水源管理的优化、以及粪便的集中处理大幅度减少了类似感染病的传播。然而,大范围感染仍然屡屡在世界各地爆发,尤其是卫生条件受到限制的地区。
在2013年苏丹,超过17万人的难民营中,戊型病毒性肝炎开始大范围传播,超过4000人确诊,至少88人死亡。疾病爆发也正是由于粪便中的病毒在雨季中大范围被冲刷到难民营各地,导致了附近水源等出现了大范围污染,进一步推动了病毒性肝炎的大幅扩散。
除了病毒之外,细菌的粪口传播也有着大幅杀伤力。地震过后的海地,基础设施薄弱,卫生设施落后,粪口污染传播的霍乱直接趁虚而入。上百万仍然居住在临时搭建密集帐篷中的居民无处可逃,疫情控制困难重重。同期“托马斯”飓风带来洪水灾情更是助纣为虐。最终,数十万人患病,上千人死亡。
“粪口传播”不容忽视
1、“粪口传播”的风险还未确定,目前仅是一个需要防范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的科学证实。
2、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即便粪口传播存在,飞沫以及接触传播仍然是主要路径。
3、当然,潜在传播路径的增多也预示着风险的增加。城市集中管网水体层层处理,病毒通常无所遁形。然而在农村,虽然自2009年起农村改厕改水已经大范围推广,普及率逐年提升,但个别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使用旱厕,且距离水源过近,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同时,这些乡村的居民可能仍从泉水溪水取水,仍在同一条河边洗澡洗衣服,或者仍将厕所建在水源旁边——冲厕所的废水直排。这些行为,都增加了粪便污染水源的可能,也大大提升了病毒粪口传播的概率。
口罩怎么扔才不会二次污染?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的出现,为了维护小区域的卫生,贯彻爱与真实的善良,无毒先锋在此郑重回答:
一、在普通生活和办公区域;产生的废弃口罩也应该做到:尤其在未出台废弃口罩管理措施的地区,消毒密封后的废弃口罩,再作一般的生活垃圾处理才是安全稳妥的做法。
二、在未设独立口罩收集桶的公共场所;若口罩脏污必须替换,可以自备小袋盛装替换下来的脏口罩,打结密封后丢弃到“其它垃圾/干垃圾”分类桶。
三、在医院/社康中心/卫生院;会有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厂来收运,最终口罩会作为感染性的医疗废物进行处理。这里,实现了黄色的“医疗废物”桶全覆盖,找到它们,就可以小手一勾,潇洒扔。
四、在隔离区域(集中/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区作为疫区的一种,其产生的所有生活废弃物,环卫部门将会根据应急预案,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进行无害化处置。
对于新冠疑似病患、外地返乡人员等,在其居家隔离区域内,产生的废弃口罩,无论是否为被观察对象所用,无毒先锋都建议:喷洒有效消毒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后,装入独立垃圾袋密封。
消毒处理后的口罩,可暂时集中在自设的临时医疗废物桶,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参考资料:MyH2O、无毒先锋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