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并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但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仍然十分严峻,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尤为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实际上,强调要从民生改善与人民福祉的角度去改善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今天,深刻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我们盘点一下,2019年中国十大生态环境政策。
图片来自pixabay
(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央财政奖补促"厕所革命"整村推进
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月19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用5年左右时间,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通知指出,奖补工作遵循“整村推进、逐步覆盖,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地方为主、中央支持,区域统筹、差别补助”的原则。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农村“厕所革命”财政保障,注重资金绩效。中央财政对地方开展此项工作给予适当奖补。中央财政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基础条件,实行东中西部差别化奖补标准,结合阶段性改厕工作计划安排财政奖补资金,并适当向中、西部倾斜。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309022123_114731
(二)人大常委会审议2018年度环保报告
4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的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2018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环境风险态势保持稳定。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多重挑战。2019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79.4%,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71.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6%左右。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指标、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防控。
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a/190424095444585.html
5月5日印发《关于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公告》,筛选确定了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等11个城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同时,将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县、江西省瑞金市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905/t20190505_701858.html
(四)12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
6月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绿色出行环境明显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显著提高、在公众出行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绿色出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选择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加强。
《行动计划》要求,提升绿色出行装备水平,推进绿色车辆规模化应用,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来说,这包括实施新增和更新节能和新能源车辆,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建设,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逐步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等。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xinwen/2019-06/03/content_5397034.htm
(五)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
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出席发布会。
《中国的核安全》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白皮书全文约1.1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组成。
白皮书说,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核能发展也伴生着安全风险和挑战。人类要更好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应对好各种核安全挑战,维护好核安全。
原文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3/c_1124954068.htm
(六)《“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9月24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博鳌亚洲论坛在京联合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英民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是联盟2019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有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发展的首份重要研究报告,也是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就绿色发展议题发布专题报告。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研究报告》从污染治理、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金融等绿色发展的六个方面,以富有成效、获得认可、可推广复制的原则,选择不同地域、10个国家、不同行业的13个绿色发展案例进行分享。
原文链接:http://zj.people.com.cn/n2/2019/0925/c186327-33388623.html
(七)2019年全国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召开
作为2019年扶贫日系列论坛之一,由生态环境部主办的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生态环保扶贫论坛10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论坛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出席论坛并讲话。
生态环境部表示,进入脱贫攻坚逐步向乡村振兴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和关键节点,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及构建特色生态经济体系等具体举措,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制度衔接,让生态环境保护贯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全过程,用脱贫攻坚的成效夯实乡村振兴的绿色本底和可持续发展根基。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1910/t20191014_737528.html
(八)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印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
据生态环境部12月9日消息,为加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的组织管理,确保水专项总体目标圆满完成,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水专项工作实际,水专项牵头组织单位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
办法指出,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水专项对于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控制水体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1912/t20191209_748073.html
(九)《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明确了当前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机遇,并发布了我国生态治理指数,提出了生态治理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我国进入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的新时代。2015年以来,我国生态治理融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目标。
报告指出,我国生态治理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实现全面遏制土地退化目标的长期性;二是破解生态保护优先发展与产业化进程冲突的紧迫性;三是自然保护地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果的艰巨性;四是提升监测能力和构建现代监测体系的基础性。
原文链接:http://share.gmw.cn/news/2019-12/19/content_33415765.htm
(十)中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并发言
12月10日起,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高级别会议,就尚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展开磋商。当地时间12月1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并代表中国发言。
中方强调,本次大会要坚定落实《巴黎协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全力以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明确识别2020 年前差距,切实增强实施手段,发达国家提供的支持力度要与发展中国家行动力度相匹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气候行动。中方将努力克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继续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百分之百落实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215365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