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哪里去了解孔子和他的学生?

从哪里去了解孔子和他的学生?

做了几十年的教师,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总是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天字第一号的教师和他的学生们,想与朋友们随便说说。

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总是说上下五千年,我们姑且就用五千年这个约数吧。在这五千年中,诞生了多少中国人,没有人知道,也很难估计准确。但是,在这么多人之中,对于其他人影响最大的,我看非孔夫子莫属。孔夫子以前的人,什么三皇五帝,天晓得有没有;尧舜禹汤文武即使有,也最多只留下只言片语,大家只知道他们是“圣人”罢了。而孔夫子的语录、思想则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两千多年。过去最敬重是所谓“天地君亲师”,天和地都不是人,君即皇帝老是换人,亲即父亲则各人有各人的,唯有这“万世师表”的孔夫子是不换的。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他是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领袖”。

 自从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他派别的思想,只要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站住脚,就不得不对孔夫子尊敬一点。不管孔圣人的徒儿们对那些非儒家的思想怎样严厉斥责,非儒家的人,包括本土的道家、后来的道士和外来的佛教和尚,都不得不在表面上把孔子尊为圣人。甚至在教义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的基督教,也不得不对孔夫子退避三舍。

一直到自以为的天朝大国被那些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蛮夷们一次又一次地打得屁滚尿流之后,天朝大国的臣民们才开始反省,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科学、民主、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等思想舶来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人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孔夫子的思想被陷入了信任危机。

但是,几千年来孔夫子的思想,早就被中国人“融化在血液里”,所谓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孔子的思想。所以,虽然在20世纪屡经磨难,孔家店总是打而不倒,死而复生。现在仍然进入学校的课堂,成了必修课。但是孔子在不同人的心中,仍然有不同的形象。

西方有一句话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哈姆雷特。您心中的孔子形象是怎样的?前些年,有句话时髦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去变革梨子。要想了解孔子,就得看古人的书。

 我们今天闲说孔子和他的学生,依据是什么?我们从那里去了解他们?看什么书?

 书上记载的孔夫子的话,即“子曰”什么什么的,有许许多多。不但儒家的书上有,诸子百家的书上差不多都有。这些话,有的真是孔夫子说的,绝大多数却不见得真是孔子的话,系假冒伪劣的“子曰”。即使是儒家书上的“子曰”,有许多也不是真正的“子曰”,而是后世儒家的私货。

大多数人认为比较靠得住的孔子的话,是《论语》上记录的。比较靠得住的孔子的生平事迹应当是《史记》上司马迁记载的。而《史记》中《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里孔子的话,基本上都是《论语》里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子曰都是可信的。近年来,有人好拿《孔子家语》里的子曰说事。《孔子家语》是一部伪作,这是古人经过考证后的公论。然而,近几十年来,据说发现了汉魏时期的墓中的一些竹简有与《孔子家语》里面相类似的内容。于是,近年以来,有人就又这本书捧上了天。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材料也是汉魏时期的,那里面的材料也可能是汉魏时期人们冒名的撰述。司马迁是皇家的太史令,能够看到的文献多,距离孔子的时间又比后来的人近,他都找不到其他方面的关于孔子的材料了。所以,要知道真正的子曰还是只有看《论语》。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论语》是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编纂的(一般认为是曾参或有若的学生所编),这样,编成的时间便是战国初期。

孟子、荀子、庄子都是战国后期的人。

孔子的《论语》与《孟子》、《荀子》、《庄子》以及其他战国后期以后的书如《吕氏春秋》等作比较(不是比较其思想,而是比较其文章的写法)。可以看出,《论语》中没有任何长篇大论,一段话中间很少重复,极少排比,总之,惜墨如金。而战国后的各位,与孔子相比,多为长篇大论,多重复、多排比,不再如孔子这般惜墨如金。

 古人之所以惜墨如金,今人写东西之所以洋洋洒洒,实在是条件不同。古人写东西在竹简或木简之上,所以,孔子孔子以前的著作,没有很多铺张。其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出版成本”和“阅读成本”问题, 就是这样的节约字数,一部书籍,仍然需要占很大的空间和重量。

孔子与战国诸子的惜墨程度差别,我们可以看出,从春秋到战国后期之间,一定发生一些大的变化。但是,从“发表论文”的成本看,似乎没有大的变化,写的东西仍然在竹简或木简之上,仍然需要惜墨如金。之所以惜墨程度有差别,我猜想是因为他们口袋里金子的数量不同了,也就是说,大概战国诸子较为有钱。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加剧。各大国的实力要比春秋各国大得多,而且各国统治者都有生存危机,所以都希望笼络有用之人,连千里马的骨头都成了宝贝。看起来像有点本事的士人,也有与几个大诸侯国统治者讨价还价的余地。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爷,爷爷去“越”“楚”。你看战国诸子的著作,主要内容也都是治理国家的办法。你要说服各国当权者信用你的治国方略,没有一点长篇大论恐怕不行。所以,长篇大论是获得信用的基础,而获得信任和使用后,口袋里的金子就更多,“出版”更多的著作,赢得更高的声誉。这就是竞争加剧的作用吧。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凡是长篇大论的子曰,大概都不是真正的子曰。凡是长篇大论所表达的孔子的思想,大概都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当然,《论语》和《史记》上的孔子故事,也不见得都是真的,但是,可能比别处所说所含的真的比例大一点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哪里去了解孔子和他的学生?  孔子  孔子词条  了解  了解词条  哪里  哪里词条  学生  学生词条  
观点

 令人难忘的云毕业联欢会!

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届毕业生各种活动均受到较大的影响,考虑到即使同学们短暂到校也不能聚集在一起联欢,为让同学们在毕业时候感受到毕业氛围,同学们之间能互诉衷肠...(展开)

观点

 愚蠢的教学检查

课堂教学偏爱头尾检查,重点检查老师是不是迟到早退,动辄以教学事故处之,而较少考虑这节课讲了啥。 课堂教学偏爱单点检查,听了一节课就敢评价一门课,很容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