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思想禁锢是科研改革的桎捁

从四维到科研评价体系,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是科学网热门话题。但是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

人们在科研政策导向下,已经适应了,甚至麻木了。对未来科研评价体系,似乎也不抱什么期待。一些学校最近出台的考核政策,似乎囿于已有的思维惯性,还是换汤不换药。不唯SCI,不唯因子,不唯奖项,不唯头衔,唯什么?

招生指标,业绩分配,晋升标准,基本还是老一套。规定文章层级,列出目录,只要符合才算达标。重形式轻内容依旧不变。习惯纠结于这篇文章归几档,那篇算几分,细节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有意思吗?

为什么不能跳出思维怪圈?

究其原因,不外乎领导重政绩,老师重业绩,归根结底,利益使然。上级考核指标,老师个人利益,都关乎钱袋子。只要考核通过,其它一切枉谈。利益面前,使人迷失,格局狭窄,失去判断和思考。

如果大家都是这种思维,科研改革难以推进。

任何改革都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规则制定者只考虑政绩,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打破现有的体系框架,不愿个人利益受损。领导不希望学校排名下滑,老师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

对于科研评价,应该再来一次思想解放,交由社会第三方和同行来评价。科研影响力大小不应行政说了算,要去除人为因素。发了多少文章,因子多少,不代表真正的科研实力。老师科研成果应该面对社会的检验。老师发的文章,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起码在本单位网站或学术圈子内。不是你发了什么,发在什么刊物上,而是让公众了解你的研究内容,你的实质贡献,同时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样做有利于大家把关注点集中在科学问题本身,同行相互学习,相互监督,防止学术不端。风气正了,自然科研水平也就提升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思想禁锢是科研改革的桎捁  禁锢  禁锢词条  科研  科研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