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鉴于我们自己的科研评价传统在SCI出现之前没有成熟的套路,而现在依赖SCI的评价方式又让大家都不满意, 是否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呢。关于这一点当然见仁见智! 重要的是,我们的国家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的抉择过程,让合理的更有效的评价指标落实。只有当评价指标科学化,能服务于我们国家的中长期目标,那么目前发展的正在其时的科研工作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让我们国家真正在基础,应用等研究层面增加产出。 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目前的政策应该放长远,预期几代人之后我们有了可预期的结果。
那么什么方案可以作为参考呢? 在此本人设想了一种可能会比较有效的方案,那就是考察科研工作的人才培养。所谓事在人为,科学研究是个苦差事,但是对于热爱的人而言,又是一种“苦并快乐着”的生活选择。 凭良心而言,成功的科研人员没有哪个是早九晚五干出来的。因此,如果能够把过去对于人才培养的评价落在实处,不再简单数数,而是真正关心被培养的学生或初级研究人员是否走上了独立科研道路,是否有重要的科学发现,是否也具有了带领下一代的能力等等。这个事情做起来其实很简单,而且量化起来也相对容易。如果有担心发生一门独大的状况,只要在细节上注意被培养人才学科发展的多样化即可。
另外一种考察角度是对本科生的培养,比如是否走上课堂,是否传播最新知识,是否受到学生欢迎(在某个领域浸淫多年的学着往往会具有十足的魅力)。 事实上, 大牌教授走上讲台在欧美都是普遍的事情,反而是资历浅的较少上课,多做科研。
显然,仅此一条不足以做到对研究人员的全面评价,但是这个应该也是有的放矢的一种方案,至少可以部分反映被考察对象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