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潜力需要挖掘和激励— 研究生演讲课有感
王德华
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有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时间,然后才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尽管有些导师对于学术型的研究生,这一年的课程学习对将来的学位论文到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一直有些质疑,但研究生多学点知识、开拓眼界对自身发展有益是不容质疑的。
在科学院大学讲授《动物生态学》课程多年,每年开课讲绪论课的时候,我都会告诉研究生们,我们当今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有些“违背”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一个班人数太多,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所以建议研究生们学习要有主动性和独立性。研究生教学最好是小班上课,这样每位研究生都有多次交流的机会,也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知识,或激发一些有意思的新想法。教师也能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术兴趣,学生也会有针对性地积极与教师进行讨论。
多年前我就尝试在课堂上让研究生针对课程的某些主题进行演讲。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课程的评价都对演讲课给以肯定,表示印象深,效果好,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最开始,研究生们的报告内容不少是网络上的,有些是参考课本上的,知识层面有些浅。逐渐要求研究生不要拷贝网络上的知识,要以学术文献为基础,要阅读专业文献,要用数据进行观点论证。研究生阅读文献是需要学习和引导的,尤其是阅读英文文献更需要鼓励学生们去实践。
从去年开始,研究生的演讲课我特意增加了“文献解读”的内容,我选择部分文献,希望英语好的同学对其进行专业解读。从研究生的表现看,效果不错。研究生们对专业文献的解读,也很到位。
今年的研究生演讲课,有2组同学选择了文献解读。从演讲看,尽管有些概念还需要更加清晰一些,但研究生对文献的理解总体看还是很到位的。通过两年的尝试,发现硕士研究生低年级阅读文献和理解文献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对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挑战。
说几句今年的研究生演讲课。今年的演讲课几乎成了动物对高原环境适应的专题讨论会。尤其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是关于细胞对氧气感知和适应的,更激发了研究生们的热情。有好几组同学在演讲中都提到了今年诺奖的成果,有一组同学饱含激情诺奖的科学发现进行了很专业地解读。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们的优秀表现,感到特别欣慰,也给与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课后,我根据记录,对研究生的演讲进行了简单点评(见后)。
总体看,研究生们的演讲质量都很高:
1)、专业性很强。研究生们都阅读了相关的专业文献。
2)、有前沿进展。部分同学的演讲内容,很前沿。
3)、准备很充分,准备报告有分工、有合作。
4)、幻灯片做得很漂亮、很专业。
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1、知识的系统性。演讲一个内容,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所以需要多涉猎一些相关文献。
2、阅读文献要精,要读权威性文献。这一点对硕士研究生有点难度,但却是很重要的。同时,一定要阅读国际文献,不要仅读中文文献。
3、由于报告时间只有10分钟,演讲内容要精炼,不要面面俱到。集中讲好一个方面就可以了。
做学术报告,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时间,同时还要留出听众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国际学术会议上很多报告也是15分钟左右。要控制好时间,内容就需要认真组织准备,幻灯片要精选,内容尽量精炼,突出核心和重点。自己在演讲前要多练几遍,如果超时就需要进一步精简报告内容,或精简幻灯片等。
——————————————————————
附录:2019年《动物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部分”研究生演讲课点评
演讲课内容:
1、大熊猫的生理学
2、黑熊的冬眠
3、哺乳动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4、两栖爬行动物对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
5、蛙类动物对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机制
6、牦牛对高山环境的适应
7、鸟类对高山(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
8、小型哺乳动物对高山(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鼠兔)
9、爬行动物-重返海洋
我的点评:
同学们这次演讲,质量都很高,给大家点赞!
1、专业性很强。这次演讲大家都阅读了相关的专业文献。这一点值得赞扬。
2、有前沿进展。有些同学的演讲内容,很前沿。
3、准备很充分,有分工,有合作。
4、幻灯片做得很漂亮。
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1、知识的系统性。演讲一个内容,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所以需要多涉猎一些文献。
2、阅读文献要精,要读权威性文献。这一点对大家有点难度,但却是很重要的。同时,一定要阅读国际文献,不要仅读中文文献。
3、由于只有10分钟的时间,演讲内容要精炼,不要面面俱到。集中讲好一个方面。
第一组:大熊猫的生理学
文献解读准确、到位。
大熊猫的生理学问题很突出:如肉食性的熊猫,如何消化纤维素含量高的竹子?如何保持低代谢水平?甲状腺素水平与代谢水平是什么关系?大熊猫的体温有什么特点?活动性如何?等等。
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整合动物学 integrative zoology”研究范例,从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论证大熊猫如何维持低代谢的机制。也是新兴起的“保护生理学”Conservation Physiology的一个研究案例,用生理学手段研究濒危动物的生理学,这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
这个研究运用了先进的双标记水DLW方法测定动物的自由活动的能量消耗,用遥感技术测定动物野外的活动性,用红外技术测定动物的体表温度,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利用基因组学数据发现合成甲状腺素的基因DUOX2 发生了突变,等等。
很可喜的是,这组同学还扩展了文献,将大熊猫消化竹子的机理和鲜味味觉基因消失的文献也做了介绍。应特别表扬!
谢谢这组同学的精彩解读。
第二组:黑熊冬眠:代谢抑制与体温无关。
报告很好,幻灯片重点突出。还有黑熊冬眠的视频。这一点特别好。
冬眠是动物适应恶劣环境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小型啮齿动物有许多冬眠的种类,大型动物也有冬眠的,如黑熊,另外鸟类的没有长时间的冬眠,但有日蛰眠daily torpor 现象。黑熊冬眠与松鼠类冬眠不一样,体温下降不大,还可以在冬眠期进行繁殖等活动,所以有些学者不认为是真正的冬眠true hibernator。
这篇文献实验设计很好,利用人工巢穴,遥感技术、呼吸测定技术,结合体温、代谢率、活动性、心肌和肌肉生理电活动记录等,揭示黑熊冬眠的秘密。
有个同学听得很细,提问问题也很专业,如BMR的定义、热传导率等。我在课堂上已经做了解释。热传导率thermal conductance 是动物散热能力的一个指标,热传导的倒数就是隔热性,也就是动物皮毛的保温能力。
冬眠是一个很迷人的现象,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谢谢这一组同学解读这篇文章。
第三组:哺乳动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水生动物的环境与陆地动物不一样,适应方式自然不同。
这一组同学有很好的分工,多个同学合作完成报告,形式很好。演讲内容也有新意,动物比较典型。报告还用了抖音视频,效果很好。
水生动物中还有一个大类群就是鱼类,鱼类在海水和淡水环境,动物的适应方式也不一样。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渗透压。动物的水盐代谢是重要的生理活动。大家要了解动物如何进行渗透压调节osmoregulation.
报告中也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概念,如声纳通讯方式、AQPs (水通道蛋白)的功能等。
讲解有些基因的功能,如果增加一些功能性(机理性)解释,大家会听得更明白一些。
第四组:两栖爬行动物对高寒低氧环境的适应
报告内容很充实,很精彩,幻灯片很专业,很简洁,漂亮,非常好。
演讲内容很清楚:分表型适应和分子适应两部分。
分子适应讲到了低氧诱导因子HIF-1。这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内容(感知氧气和适应氧环境)。
诺奖的内容往往是学术界很重要的发现,应该关注。
第五组:蛙科动物对高寒环境的适应
内容很丰富,知识很专业,每个部分都有文献支撑。这一点很好。
报告讲到了生物地理定律。生物地理定律会启发进行大尺度的思考,也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新的解释。
以上两个组的报告,合起来可以对两栖爬行动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有较好的理解。
第六组:牦牛对高山环境的适应
报告内容很好,幻灯片做得很专业,很漂亮。
牦牛属于大型哺乳动物,在对高山低氧环境适应的方式上,与小型哺乳动物有些不同。
报告中介绍了牦牛与黄牛的比较。物种间的比较方法在研究中是很常用的。比较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高海拔与低海拔的代表性物种进行比较,数据有说服力。报告中也讲到了HIF-1.
牦牛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适应已有学术论文发表,可以关注一下。
第七组:鸟类对高原的适应
这一组同学的报告很精彩,内容专业、前沿,重点突出,有深度。对文献的理解也到位。演讲有激情,要特别表扬。
这一组同学把今年的诺贝尔奖的重要发现进行了很专业的解释,很惊喜,值得表扬。
报告讲得好,有故事性,有逻辑性,有知识性,演讲身体语言也很好,真正做到了演讲。报告人对着听众讲,不是低头念,或只顾自己讲,不留意听众的反应。这一点也很突出。
鸟类作为一类能够飞行的动物,其适应环境的方式有特殊的地方。通过水生环境、陆地环境、太空环境的比较,大家对动物适应各种环境的方式(行为、生理、形态等),应该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动物的表型,报告中的例子应该可以加深大家的理解。
几位同学的分工也很好,每一部分内容都很简练。以热门话题开始报告,也是很值得赞赏的做法。
第八组:小型哺乳动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
这组同学以青藏高原的土著物种高原鼠兔为对象,对其适应方式进行了介绍。
报告内容很集中,对象很典型。
如果补充鼠兔的代谢产热和体温调节内容,就更充实了。高原鼠兔的体温很高,类似鸟类的体温。不冬眠,植食性,高体温,这些特点对高原鼠兔的生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报告讲到瘦素leptin,这是一种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在动物的能量代谢和体重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九组:爬行动物-重返海洋
这一组同学的报告内容很精彩,也是大家喜欢听而很少有机会听到的内容。由于专业因素,大家参加工作以后的学术圈会不同,可能再没有机会听到这样的报告。
古生物的世界,一定是很迷人的。这些已经消失了的动物,在它们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有很多迷人的故事。
两位同学演讲很有范,很自信,有激情,讲解既科普又专业。通过几个代表性动物介绍了水生动物的几次适应过程,并对繁殖方式进行了重点介绍。
最后有个人思考。这一点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