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必须首先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基本概念、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主要内涵、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三大路径、中医药学术创新的主要领域这四个命题。
• 绝大多数患者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都已经或即将得到西医学的明确诊断,疗效目标也就不再只是单纯中医“证”的改善或消除,还应有西医“病”的减轻或康复,这就需要重新建构中医药临床治疗新指向。
• 中医药学术是中医传承创新的核心落脚点,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其他如人才机制建立、科研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攻关等都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都是为这一核心服务的。
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基本概念
所谓传承,是指“传者”与“承者”共同完成的某一领域的思想、理论、学识、技术、方法及经验等方面的传授与承接过程。“传者”含传授、传输、传递之意,传授主要是指学识、理论、技术、技能与经验,传输则主要是指思想、理念,而传递则主要体现在职责与使命。“承”者含承接、继承、承载之意,承接主要指思想与理论、技术、技能与经验等,继承则主要指志向、理念、方法等,承载则更多地指应付起的职责与使命。对中医药而言,理论、技术与方法的传授与承接,思想与仁爱理念的传输与继承,职责与使命的传递与承载正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真正的灵魂和内涵所在。
所谓创新是指变革、开创及更新之意,是对某一领域固有理论、技术及应用范畴方面的改进和拓展,对中医药学而言,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是为适应疾病谱变化、治疗目标转换及科学环境变化的客观现实而发生的必然过程。
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其理论和临床体系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当前由于疾病谱变化和治疗目标转换,就更需要进行中医理论和技术的改进、拓展和创新,这种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尽快地补齐中医药的某些短板,这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主要内涵
理论传承集中体现在:一是理论精华。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本草学、方剂学等,架构起完整的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细密严谨。二是思想精华。阴阳五行的对立统一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命状态的恒动观及辩证法等哲学思想,是中医药学主要的思想与方法学武器。三是科学财富。中医药学作为医学科学其主要使命是探索生命奥秘、养生真谛和疾病防控的医理与方法,具有真实丰富的科学内涵,完整系统的学术体系。四是文化瑰宝。中医药学根植于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并深受其滋养,使中医药学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技术传承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临床方法学与药剂学等领域,如独特的诊疗模式——望闻问切与辨证论治,独特的配伍方法——君臣佐使,独特的诊疗方法与技能——汤醴、针灸、砭石、熏法、推拿、手法整复、脐疗、敷贴等,独特的诊疗经验——体现医家独特的诊疗特色、组方用药特色、手法技能及中药炮制技艺等。
理论创新是指在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见解,建构新理论,创立新方法。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深层次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之间的对应性、相关性、背离性等广泛的内在联系,探索中医药治疗西医疾病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为用中医药理论指导西医疾病防治建立更多的理论支撑点,这也是中医药理论创新真正的突破口。
技术创新体现在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众多方面,主要包括创新诊疗模式,更新诊疗思路,如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充分参考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并作为四诊的有效延伸;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君臣佐使配伍的基础上,适当参考每一味中药的现代药理学与毒理学结论,将其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有益补充等。还应包括创建新的诊疗方法,创立新的组方,研制新的药物,创制新的剂型,创建新的科研范式等。
明确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三大路径
读经典,传承理论精华
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创立了中医药学的核心观念和思维模式,建构了中医药学基本的理论框架,在之后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临床学科的形成、临床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等无一不是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实现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及三焦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与治法学说等重要理论精华穿越时间的隧道,延续至今,今天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实践证明经典理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理论传承要求我们首先要读好、学好经典,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完整系统准确地认知、领悟,解读和诠释,要学深悟透,正确地把握中医理论精华的核心,更好地引领古老的中医药学与当代社会对接,使其更好地为当代人健康服务。在学习经典著作的同时,还应该特别重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连续性,认真梳理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充分重视历代医家的理论建树,正是这漫长的中医药发展历程印证、补充、完善了中医理论建构,成为我们进行古今医理沟通和衔接的纽带。
做临床,延续技术精髓
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了包括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辨证论治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等完整系统的中医临床技术体系,创立并完善了针灸、按摩、贴敷、砭石、熏洗、手术、手法整复、中药炮制等系统的方法学,成为独特的中医技术精髓。
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好临床是中医技术传承唯一正确的途径。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体系,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不断学习和领悟,反复应用与验证,经常揣摩和总结,才能掌握中医技术的精髓,熟练运用中医诊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诊疗经验,从而形成个人的诊疗特色,使中医学技术精髓得以代代传承,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疗效并丰富中医临床方法学内涵。离开了临床实践的中医药技术传承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实现的。
跟名师,弘扬特色技能
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医家永远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的主题,历代医家由于从医背景和经历不同,又因为学识悟性的差异,在临床实践中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术见解和诊疗经验,掌握独特的临床技能,而正是这众多的各具特色的技能和经验才使得中医学术流派纷呈、也才使得中医药学的学术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当前开展的各级师承带徒、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学术流派研究等都为中医药独特经验技能的传承开辟了众多的渠道,此外,不拘形式的拜师、访学、进修、培训等也都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
中医药师承要求徒弟通过跟师临证、侍诊、跟师查房、病例讨论、听师授课、观摩手法演示等等方式,老师口传身教,徒弟心领神会,从而全面继承老师的仁爱理念、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独特的技能与经验等,达到熟练掌握、独立应用。
明确中医药学术创新的两个主要领域
中医药学术创新主要集中于理论创新、临床技术创新两个主要领域。
重新建构中医临床诊疗新指向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核心,是以“证”作为治疗针对目标的,有是证、用是药是中医治疗的不二法则,临床上无论多病同具一“证”或一病而有多“证”,而立法组方均以“证”为依据,也就是说传统中医诊疗的指向是单一的,是只针对“证”的。
由于当前绝大多数患者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都已经或即将得到西医学的明确诊断,疗效目标也就不再只是单纯中医“证”的改善或消除,还应有西医“病”的减轻或康复,包括某些异常指标的好转或复常,临床上仍以“证”为单一治疗指向和目标就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建构中医药临床治疗新指向,个人认为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以“证”为目标:辨证论治,依证立法,依法组方选药,有是证用是药。
以“病”为指向:很多时候中医“证”与西医“病”并不对应,常常表现为有病而无证,如高脂血症、脂肪肝病等疾病就常常无证可见,无证可辨就难以立法和选择方药,临床诊疗就应舍“证”从“病”,根据“病”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某些具体病变所致的检测指标异常状态及中医药作用特点,拟定适合某一疾病或某一具体病理变化的治法与方药,使治疗靶点明确,目标集中。
以“症”为靶点:在某些疾病的某些阶段可反映出某个或几个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成为患者主要的痛苦所在,成为主要矛盾,中医治疗就应以此为靶点,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每种疾病的中医对症治疗框架。
明确以上三个指向,有证从证,无证从病,有症对症,或病证同治,以便实现病证双重改善的疗效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贡献度。
建立起每种西医疾病的中医理论新体系
传统中医理论是指导中医病证诊治的理论体系,其适用性与可行性是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了的,但是并没有为西医疾病的诊疗准备好现成的答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每种西医疾病的中医理论体系,以适应西医疾病对中医药诊疗的客观需求。
建立起每种西医疾病包括新发现疾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中医病因学归属,病机传变规律、证候群分布特征、治法学范围、方药选择、对症治疗框架、疗效学评价体系等,明确界定中医药在这些疾病治疗中应发挥的主导治疗、辅助治疗和善后治疗等不同的作用定位,确定中医药应当介入的时间节点,形成每种西医疾病的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真正发挥好中医药在西医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临床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起科学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既充分借鉴现代医学疗效评价的方法与模式,又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的疗效特色,要做到整体疗效与局部疗效相结合,长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结合,治疗作用于善后作用相结合。疗效标准既有质的疗效体现,又有量的变化反映,既反映个体疗效,又反映普遍规律,还应有长期随访,要体现生活质量的变化等。
中医药学术是中医传承创新的核心落脚点,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其他如人才机制建立、科研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攻关等都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都是为这一核心服务的。我们要承载起这一神圣光荣的学术使命,切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尹常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