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短视频在抖音、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流传。视频中,一名女孩被人挟持后,偷偷比划出一个类似“OK”的手势,路人发现后及时报警解救了女孩。有网友呼吁大家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手势。实际上,这种所谓国际通行的“OK手势报警法”并不靠谱,我国警方也从未在公开场合宣传推广过这种报警方式。(9月2日红星新闻)
稍不留神,谣言就在身边。时钟回拨,关于“OK手势报警法”的说法,早在2016年就流传过。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当时就此辟谣指出:“这个手势并非官方或公认的暗中报警手势,请不要误导别人了。以免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你摆个这手势,别人以为你挺好的。”遭遇危险时,受害人报警时机可谓转瞬即逝,这种误导性极大的报警方式不但不能震慑犯罪,反而极可能耽误报警和救助时机,引发严重后果。事实证明,面对事关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各类信息,群众必须提高甄别力,不可盲从盲信,要以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为准,提升对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的“免疫力”。
“并不靠谱”的报警手势流传甚广,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群众对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安全感的强烈需求。近年来,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给人们的报警求助方式也日益多样。除了到派出所报警、通过110电话报警,群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说明地点和情形,发送到“12110”报警。湖南长沙公安机关针对群众在紧急情况下不方便打电话报警、报警时对所在位置不熟悉等问题,开发出“长沙公安微信即时报警平台”,可通过微信对群众报警地址进行定位,实现派警、出警、处置的全流程跟踪。
无论哪一种报警方式,都是公安机关为人民群众提供警务服务的有效途径。公安机关要及时击碎谣言、加强宣传、以正视听,以一锤定音的“官宣”,提升群众对正确报警方式的知晓率,维护报警方式的严肃性、规范性,进而提升公安机关的接处警效率。(丁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