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突破思政、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瓶颈,国内高校纷纷开始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要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必须解决好“供给侧”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人才培养的供给端进行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改革,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重构和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五个层面。
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即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因次,如果每一门专业课程能够明确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智育、德育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并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执行,则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便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明确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的明确,让教师围绕目标而教,学生围绕目标而学,才能使得“课程思政”不流于形式,同时避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要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供给内容很关键。教师要结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专业伦理、学术修养、工匠精神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探索各门课程的专业内容中的育人内涵,可以从专业知识背后的人文故事入手,通过人类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讲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求真向善的追求,引发学生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这些对学生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课程思政”要依托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课程思政”,供给渠道也很重要。为了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作用及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我国大多数高校课堂仍然存在“单声道”、“一言堂”的现象,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价值引领,靠老师单方面进行灌输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千禧时代”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获取信息能力强、不喜欢听说教,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说教内容很难触及他们的内心。高校教师应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案例教学、研讨教学、项目学习、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情境中学、在做中学、在讨论分析中学,促进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同时增强互联网资源的运用,充分发挥他们采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
“课程思政”要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教育理念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证实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等,如何进行合理的评价是“课程思政”教育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首先,评价主体应具备多元化特征,授课教师、同学、辅导员均应参与到评价中来,以期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测。其次,评价应侧重于发展性评价,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是很难通过考试来判断的,由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更注重过程而不应该唯结果,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第三,评价结果更主要运用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而非对学生进行定性判断。当然,价值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更是一种长期效应,无论是通过问卷调查、主题论述、特定环境下的观察或是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衡量,都难以真正探知“知道什么是对的”和“做对的事”之间的差距。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下,通过对人的行为来进行检测才是最为客观真实的。
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在教育“供给侧”结构中,供给主体是根本,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应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和培养,利用新上岗教师培训、师德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等多种措施,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并进而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要优化和提升“课程思政”,高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明确德育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最为关键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做到有设计、有策略、有意识地实施课程思政,为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教育部在2018年6月21日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指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正在形成。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聚焦“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落实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是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需要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贯彻落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攻坚克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