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有序,红利释放可期

  编者按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稳定就业的重要性空前突出。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担任组长,成员来自20多个相关部委。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领导小组的成立充分显示出党和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就业优先”政策正在稳步推进,逐渐走向全面发力。本期智库答问邀请三位专家为您解析:当前就业政策有何新亮点,红利又将如何释放?欢迎您参与讨论,持续互动。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杨伟国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岳昌君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解廷民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凝聚合力

  光明智库:就业,是数十年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深刻影响每个小家庭的大事。小家的大事,受到党和政府高度关注。5月22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组长由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担任,网友们对此非常关切。请问领导小组的成立对于稳就业有何重要意义,在此时设立的原因有哪些?

  杨伟国: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取代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显示出我国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政策列为宏观经济政策,都体现了国家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判断发生了明确调整。这一调整更有利于促就业稳增长,更有利于研判社会经济与就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更有利于各领域各部门统筹协调。

  就业伴随着短期与长期社会经济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当前的就业形势受到多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经济转型升级、国际经济关系变化、个人就业意识转变、就业政策优化等都是影响因素。

  岳昌君:就业难是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又遭遇中美经贸摩擦,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旨在提升就业政策工具能力,强化就业政策的具体落实,在国家层面将就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使用、共同发力,从而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共同实现。

  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应该高度重视和理智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各省区市的影响是不同的,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规模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和福建等东部省市,2017年这五省一市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高达78.1%。

  解廷民:和同时撤销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相比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规格更高,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参与部门更广,领导小组成员来自20多个部委,涵盖与就业相关的各个重要领域,更加有利于对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此时设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一是显示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党和政府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决心。二是稳增长保就业工作的客观需要。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影响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对我国相关产业以及对外贸易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迫切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妥善应对。

  就业形势 新要素加重结构性矛盾

  光明智库:每年就业季都会有新的形势和变化。今年的新变化是什么?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从宏观政策层面应该做出哪些调整?

  杨伟国:每年大家都会感到“就业难”,究其原因,既有对就业形势的感性认识,也有对每年都在增长的应届毕业生数量的高度敏感性,还有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从佰职招聘大数据2017年—2018年的数据来看,每年发布的用人需求量都大大超出当年毕业生数量。因此,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的,也就是供需双方在地理上、期望上以及任职能力要求上不匹配。今年一些新的要素会加重结构性矛盾,甚至会改变供需数量的对比。第一个要素是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这不仅会降低劳动力需求,而且会导致新岗位的出现,进一步引发就业能力错位。第二个要素是灵活用工,主要表现为将岗位职责分解成更细化的工作任务,然后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外包,或在线交付,或集约化处理,这将导致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

  要积极稳妥地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一方面,要改变对新就业形态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形态工作者的权益保护。同时,多措并举提升就业能力仍然是最关键的政策选择。

  解廷民:从今年毕业生求职季来看,形势有了一些新变化:

  求职难与招聘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趋明显。毕业生就业群体庞大,求职难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仍是客观存在,而对于部分“双一流”高校、热门专业毕业生来说,则是“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求职意愿明显下降,“慢就业”、考研的选择明显增加。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而从近年来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看,相当部分用人单位纷纷抬高招聘门槛,继“985”“211”之后,“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学历等硬性条件成为新的求职门槛,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毕业生的考研深造意愿。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现象仍然显性或隐性存在,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任重道远。

  当然,毕业生就业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国家实施新的发展战略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如乡村振兴战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都是就业的新机遇。中央与地方政府新的人才政策红利有利于毕业生合理流动。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新政,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也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促进毕业生合理流动。

  目前,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言,都需要恰当定位、合理预期。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既需要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引导工作,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精准帮扶。

  岳昌君:国际劳工组织在《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工作变化的特点》报告中指出,传统工作模式正发生改变,全球只有1/4的人从事传统模式工作(全日制、有单位)。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计算,“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在毕业去向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占比合计为25.4%。既然非正规就业成为全球就业的新常态,政府就应该在社会保险计划和保护立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各种就业形态的人员都能安心工作。

  此外,我国就业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许多企业每周只休息一天,工作日还常常加班。这说明我国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增加工时比增加雇佣量更有效率。为此,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等非工资性的准固定成本,上调加班补贴标准、限制加班时间长度,从而引导雇主愿意雇佣更多的人员,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政策 带来新机遇,释放新红利

  光明智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并就2019年就业工作做出了部署与安排。这将给就业带来哪些新机遇和新红利?

  解廷民: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当前,就业政策全面发力,党和政府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决心十分坚定。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将会强化创新和完善调控职能,注重发挥就业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既可以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也是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之举。

  良好的就业环境将得以营建。包括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对企业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和定额税费减免等措施,以及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国家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岳昌君:各地各级政府要利用好就业优先的政策工具,增强就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结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共同发挥作用。对于高校毕业生群体,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让高校毕业生可以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更加自由地流动。各级政府应健全市场机制、畅通流动渠道、完善服务体系。目前,有些省份、城市限定高校毕业生属地就业的比例,限制毕业生流出,而有些地方利用户口等制度设计限制人才流入。这些地方性的就业政策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

  要关注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衔接。高校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常常不一致,实习和培训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政府应该提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支持毕业生实习,高校应该调整教学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有足够长的暑期可以用来实习,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和质量。普通培训属于通用型人力资本,政府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特别是对于毕业一年内未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培训力度要加大。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及时地调整。近期,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在专业调整方面开始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

  公共就业服务 以智能匹配提升有效性

  光明智库:对于高校来说,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外,非大学生群体就业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岳昌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不就业、缓就业”的新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加,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保留工资显著上升,导致“有业不就”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改变,求职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是为了考研、考博,深造之后再作打算。为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除了进行就业服务和指导以外,还要帮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新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杨伟国: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而言,它应该承担大学生就业能力塑造的角色,目前它正在从就业毕业事务办理者向就业能力塑造者角色转型,但转型速度、广度与深度在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就业能力塑造应包括向教育教学部门传递工作市场需求信息与任职条件信息,帮助求职者了解自身就业能力,促进供需匹配,特别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技术要求,满足大学生求职需要。这实际上要求就业指导中心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服务机构。虽然各个就业利益相关者都对就业能力塑造承担责任,但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不仅要承担主责任人角色,还要承担协调人角色。

  对大学生之外的低技能就业群体而言,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能力是世界范围内共识共用的应对之策。更有效的选择是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购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也可直接招标,由这些机构运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设立非营利的就业服务机构。

  这对政府政策意愿和管理能力都是一个挑战。政府必须基于市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与就业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个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工作市场需求信息,并且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匹配服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利  红利词条  有序  有序词条  优先  优先词条  释放  释放词条  推进  推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