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是简单叠加

  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从远程教育的持续推进到大学内外慕课的兴起与日渐繁盛,这十多年来,教育中技术的引入有目共睹,新技术究竟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怎样的契机和切实的改变?未来,伴随技术的进一步更新、迭代,教育又将呈现怎样的面貌?近期,本版将围绕这一内容推出系列策划,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维度、多视角,探讨“互联网+教育”的现在与未来。

  弹指一挥间,慕课已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数年。考察慕课的发展历程,人们不禁要问,慕课是否真的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慕课到底会走向何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客观、理性地剖析慕课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1.变革:慕课让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深入人心

  慕课颠覆了传统的教育

  对比慕课崭露头角时所提出的让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性口号,慕课的发展现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育的依然按部就班。笔者认为,尽管慕课目前似乎并未完全兑现当初那些“承诺”,但其对教育变革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慕课站在早期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对教育变革的最深层的作用就是继续将“公平”“开放”“共享”的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

  慕课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壁垒

  据统计,2018年,全球慕课平台的学员人数突破1亿,达到1.01亿人,有2000万新学员注册了至少一门慕课课程。在中国,慕课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2018年,中国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据媒体报道,下至一名云南深山里的11岁小学生,上至一位85岁的老先生都通过慕课学习了大学的课程。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慕课至今虽未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形态,但确实在客观上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壁垒。

  慕课让学习者体验到了新的模式

  以两种形式为例,一种是集中式平台模式的x慕课,类似于广播传媒式的学习方式。其课程内容强调免费、共享和开放,教师往往是“以一敌多”,甚至是“以一敌万”。这种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无门槛”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另一种是基于“联通主义”的、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c慕课,强调具有自我指导和自主性的网络化、社交化学习学习者可以在线获得更聚焦、更高效的交流、探讨和协作。此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也逐渐成为慕课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较为流行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实现了课前线上学习与课堂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仅于此,但这三种方式的出现,已让人们相信学习不一定要完全在学校和教室中完成,而是存在更多创新的可能。

  2.趋势:慕课发展中的“两面性”并存

  在慕课10年发展中,人们在实践中力图扬长补短,不断摸索更加成熟、理性的慕课的发展模式,导致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况。

  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

  慕课对学习者最具触动之处是“免费”。“免费”意味着接受教育几乎是“零成本”的,是最契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的。可以说,公益性是慕课实现大规模、开放式教学的根基。近两年,考虑到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保障课程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平台的生存,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升,既有基于学习认证的收费,也有基于定向合作的收费。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并存,让慕课平台出现了免费、认证收费、定向培训收费共存的情况。

  颠覆性与顺应性并存

  慕课的颠覆性意在对教育形态的改变,包括物理空间、学习环境、学习形式、教学交流、组织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的变化。目前,慕课已经在物理空间、学习环境上与传统教育有了明显区别,在学习形式、教学交流上有了一定的新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慕课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向传统教育形态靠拢的趋势,如慕课相关认证学习的出现。有些慕课平台甚至直接与传统学校合作,达成学分互认。颠覆与顺应的混合性存在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权。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免费的学习、无门槛地参与、大规模的受众是慕课开放、平等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开放性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有些大规模开放课程,由于教师精力不济,难以持续跟进,只能限定在较短时间内开放,影响了课程的传播。于是,慕课平台上开始出现相对封闭的学习,如提高参与门槛、面向特定的学习群体、控制学习规模、限定学习时间等,甚至在一些慕课平台上出现了所谓后慕课时代的私播课(SPOC)。开放性与封闭式学习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群体对在线学习的期望。

  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

  目前,慕课的平台多为综合性的在线课程,即平台上的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缺少一些专业性的慕课平台。这种杂烩式的学习内容,优点是学习者在一个平台上就能涉猎多门学科,但也容易降低学习者的专业化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慕课平台还存在同质性:一是平台的功能都较为类似。二是慕课的优质课程往往集中于名校、名师,没有激发全体教师,尤其是草根学校的草根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资源的生态体系较为单一。三是一些慕课平台的学习数据分析技术让学习者更容易接收到同质化的课程资源推送。

  3.问题:慕课推动教育变革仍有局限性

  慕课发展中看似矛盾的“两面性”实则反映出“互联网+教育”尚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从而使得慕课对教育的改变回归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理性道路上。

  无形的围墙依然矗立

  慕课能跨越有形的围墙,让全世界的人享有名校、名师、名课,但传统教育体系这堵无形的墙却难以被彻底颠覆。这个现象反映出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形态间的相互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社会发生重大跨越或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会随之改变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以互联网技术为重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虽然极大改变了信息获取方式,引发了产业的一系列变革,但社会发展模式尚未有本质改变。这就决定了现有的教育体系、体制、机制仍将占据重要地位。“互联网+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有的教育,或是对其进行有益的拓展、补充,乃至改变。慕课的颠覆与顺应的混合性存在即是一种印证。

  公平和质量难以兼顾

  慕课发展中开放与封闭、多样与同质并存,表面上是为了解决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教学交流不足、优质资源有限的问题,尽可能地兼顾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其背后反映的是人与技术间关系的不平等。互联网技术尽管能将信息极大地扩散到各个角落,能让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但是,这只能实现人与信息间的单一交互,无法达成将一个或少数人的智慧、情感、态度等与网络上更多人同步的、不间断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智慧交互实则受到了限制。人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仍然独立于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之外,无法形成“人—技术—人”的融合性关系。因此,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技术对教育而言,仍然是处于辅助性、补充性、拓展性、工具性的地位,而非颠覆性的力量。

  4.展望:发挥“互联网+教育”的推动性作用

  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内生性变革,需要从教育和技术两个方向双管齐下,共同推进。

  要随时把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需求,跟进技术发展趋势,从体系上及时对教育进行调整。“互联网+教育”最终落脚点是教育。当社会发展模式和技术革新后,我们仅仅简单地将技术与教育叠加,而不从教育内部进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那可能叠加力度越大越是强化、固化原有教育体系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让技术成为阻碍教育变革的帮凶。如能及早洞察社会变化,从整体的视角推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互联网+教育”的最大优势。

  要通过教育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推动技术的变革,实现人与技术关系的质变。从慕课的发展来看,技术尚未真正介入到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智能化的不足使得技术只能成为人的某项工具,而不能上升为人的助手,甚至是伙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与技术关系的改变带来了曙光。我们要把握机遇,通过教育培养更多智能时代的人才,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让技术能够代替教师完成一部分教育任务,真正推动技术与教育的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人工智能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学习环境,随时随地按需而学,达到教育的高位公平。

  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呵护教育的创新。无论是慕课还是其他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在摸索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或是与原有教育体系的部分观念、思维、模式等发生冲突。这需要全社会以理性的态度,对这种创新具备宽容之心与呵护之心,而不是急于将其遏制,从而推动教育走向更好的明天。

  (作者:祝新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副所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叠加  叠加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融合  融合词条  简单  简单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教育

 沦为单位福利的择校费当取消

 广东省2010年度审计报告昨日出炉,曝出广东有4个市11所学校和2个教育部门违规使用择校费2851万元,主要用于发放教职员工的岗位津贴、奖金以及临时工工资、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