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晋而言,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们灭亡的场景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排名前列的。但是西晋作为一个国家,在面对匈奴军队的侵犯,为什么毫无抵抗力呢?为什么10万的军队都能被匈奴轻易的击溃?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弱,胡族力量未加限制
西晋最终无力抵抗匈奴,最为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时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微,并且对于已经集聚在中原周边的胡族力量,并没有有效的限制手段,最终导致了西晋军队无力抵抗胡族势力。
八王之乱对于西晋王朝的国力消耗是巨大的,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内部战乱,让刚结束东汉末期以来三国乱世的中原大地,再起战乱。统治各方的诸王起兵参战,导致地方百姓流离失所,八王相继失败也导致地方民众被杀戮众多,但从八王之乱后期动辄数万的“乞活军”便足见当时民众流离失所的状态。经历十数年的八王之乱,社会经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原王朝的国力再次遭到衰弱。
并且,八王之乱的末期,胡族力量参与其中,也是五胡入华的提前预演。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的对决之中,司马越联合鲜卑等力量帮助自己对抗司马颖,司马颖联合匈奴、鲜卑力量对抗司马越,足见当时胡族力量的崛起。并且,像匈奴刘渊等人都在西晋朝中任地方等要职,更加利于其势力的壮大,永嘉之乱前的前赵和成汉政权的建立,就足见当时胡族力量在地方的强大。
综上两种因素,导致了最终西晋军队无力抵挡匈奴势力,再难重新三国鼎立之时平吴的强盛。
需要明确的是,八王之乱导致的西晋国力衰弱最为直观的体现,正是如同题目当中提及的西晋军队无力抵抗匈奴,10万军队被匈奴轻松击溃。
2、司马炎的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
导致西晋军队实力衰弱的根源,应当从西晋建立之后,司马炎所推行的两项政策去看,即“州郡去兵”和“分封宗室”。
平定东吴完成天下统一之后,司马炎推出了去除州郡兵力的措施,让原本为西晋主要军事力量的地方军队受到极大的削减。大郡一百,小郡五十的地方州郡力量,当然无法抵挡虎视眈眈的胡族力量,甚至对于当时导致西晋内部的丧乱——八王之乱都无法形成压制。
这与司马炎所实行的另一项“昏招”有着极大关系——“大封宗室”。
鉴于曹魏建立后,曹丕限制曹氏宗亲的势力,导致最终曹氏宗亲无法拱卫皇室而被司马师篡权。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之后,大封司马氏宗亲,让司马氏宗亲获得地域广阔的封地,并且能够在地方掌控自己的军队。让诸多封王都督军事区与各自的封地相匹配,更加为司马氏宗亲崛起创造了条件。
这样虽然也让司马氏封王掌兵弥补了“州郡去兵”导致的西晋内部兵力衰弱的弊端,同时还能让司马氏宗亲在天下各方拥有势力,在中枢皇权受到威胁是可以拱卫皇室。但是,这却让地方封王的势力过度强大,形成了对于司马氏皇权的威胁。
等到外戚杨骏、后宫贾南风等势力相继掌控朝政,司马氏的皇权受到了所谓的“威胁”时,在各自封国拥兵自重的司马氏封王起兵作乱,让西晋国力迅速衰落,进而导致了最终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