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离婚协议未约定抚养费怎么办?

 推荐: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轻微肇事逃逸处罚    肇事逃逸后自首

离婚协议未约定抚养费怎么办?建议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好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时间、若拒绝给付需要承担的责任、由谁来给付和对孩子的探视权规定。协议中未约定的,应该付出抚养费的一方后续拒绝付出,抚养方可到法院诉讼。法院根据其具体情况,双方先进行调解 再进行诉讼。

一、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2、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3、如果一方拒不交纳人民法院有关抚养费的判决或者裁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执行。

4、如果一方不执行的是离婚协议中约定应给付抚养费,另一方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而必须要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二、关于孩子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3、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4、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

5、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6、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三、起诉书示例

民事起诉状(抚养费)

原告王xx

地址:

被告:王xx

诉讼请求

1、请求判决被告支付抚养费二万肆千元整(暂算至起诉时止)

2、请求判决被告每月增加抚养费为XXXX元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系杨xx和被告王xx的婚生子女。2014年9月11日,杨xx和被告在XX市XXX民政局协议离婚。根据离婚协议书的约定,女儿王xx由杨xx抚养,被告王xx每月给付抚养费1000元,在每月5号前付清,直至付到18周岁为止。协议签订后,被告却没有支付过女儿的抚养费,截止原告起诉前,被告欠原告抚养费共二万肆千元。

原告今年已经十一周岁了,已经上六年级。明年就需要上初中。生活和学习的各项费用都大幅增加,再加上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按离婚协议的约定,被告每月支付的一千月已经远远不够原告生活和学习。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故特请被告增加抚养费为每月XXXX元(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抚养费最高可以是抚养人工资的百分之三十)。按照被告的工资收入情况,被告完全有能力支付。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将来,请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法定代理人):

2017年1月4日

需要起诉书。若对方表示已经支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对方指出自己已经给付的证据,否则会认为没有给付。经济情况较差的可协商减少给付数额,还要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决定。注意抚养费只包括生活费,医疗费和必需的费用。有需要可找律图的专业律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离婚协议未约定抚养费怎么办?  离婚协议  离婚协议词条  抚养费  抚养费词条  约定  约定词条  怎么办  怎么办词条  
子女抚养

 社会抚养费冻结什么意思?

社会抚养费冻结怎么回事?法院冻结账户,意思是指证明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将社会抚养费征收事项移交法院强制执行。这种情况下,义务人要按照法院的通知缴纳社会抚养费。否则...(展开)

子女抚养

 离婚儿子抚养权一般判给谁的

一、离婚儿子抚养权一般判给谁的1、子女不足2周岁;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