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权利与义务基本都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国家出台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各类责任,但是仍然会存在一些专业性的规定,人们难以理解。那么,小编下面详细解答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经济赔偿金问题。
一、原《劳动法》对经济补偿的规定
(一)协商一致解除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标准: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二)单位非违法原因导致的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标准: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标准: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标准:——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合法破产、整顿、裁员导致的解除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标准: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单位违法导致的解除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标准:——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标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标准: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以上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综上所述,律图小编已经针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经济赔偿金”问题全面的进行了分析并逐条解答。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需要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突然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给员工一个月的代通知金或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延伸阅读:
竞业限制与经济补偿金争议怎么解决?
用人单位虽不具备合法经营主体资格、但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