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是老百姓之间解决民事纠纷的最终手段,在很多民事诉讼案件中,参加诉讼的并不是当事人本人,而是通过委托代理人完成。按照法律规定,成为委托代理人,需要具备一定资格才行。代理人需要在权限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民事诉讼委托人条件是什么?下面请看小编总结整理的这篇文章。
委托代理人的资格是指具有依法享有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进行诉讼行为活动的一种能力或资格。 那么什么样的人具有这样的能力或资格,可以接受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而成为诉讼代理人呢?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1、诉讼代理权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
2、诉讼代理的权限范围和代理事项由被代理人决定;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实施诉讼行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实施诉讼代理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担。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密切相关的诉讼权利,如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另一类是纯粹的诉讼权利或与实体权利关系不密切的诉讼权利,如申请回避。
对于前一类权利,由于与当事人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这类权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所谓特别授权,是指被代理人对涉及自己的实体权利的处分事项,专门、明确地授予诉讼代理人特定权限。在诉讼代理实务中,有的委托书只笼统地写上“代理诉讼”、“特别代理”、“全权代理”,这都是不正确的。对此,《民诉意见》第69条专门规定,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正确的授权方法是明确地写明授予何种涉及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对于后一类权利,由于不涉及被代理人实体权利的处分权限,因此无须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及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都可以成为民事诉讼代理人。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有诉讼能力。法院接到授权委托书后,会展开调查,对于具备民事诉讼委托人条件的代理人,法院会要求其提交诉讼状、参加开庭答辩等与案件审理有关的事务。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种类有哪些
1、当事人陈述。2、书证。3、物证。4、...
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称为原告人和...
民事诉讼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