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2 93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初步感受复习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意义,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加法与减法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数位及数位上数的意义;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顾梳理: 师:同学们,我们这学期的新知识已经学完了,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数学知识啊? 1.学生自主梳理,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课件分步呈现P92页的4幅图。 3.教师板书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找规律——解决问题 (二)交流感受: 1.你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学生自主发言。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发现等。 3.师质疑:这学期我们学的知识真多啊!你对这些知识都已经完成掌握了吗?我们有必要来将这些知识复习复习吗? 4.点明课题:本学期学的知识这么多,我们今天就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共同梳理,让学生简单回顾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并通过让学生谈学习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复习应用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这节课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 1.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 (1)谁来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边起,每个数位分别是什么位呢? (2)这些数位上的一个珠子分别表示多少?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个珠子相当于个位的几个珠子?百位的一个珠子又相当于十位的几个珠子呢?那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又是多少? 2.复习数的组成: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拔出57,问:谁来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它个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2题。 3.复习数数、数的顺序和大小: (1)你会数数吗?我们在数数时可以怎么数?引导学生说出:可以1个1个地数,可以2个2个、5个5个、10个10个……地数。 (2)你能用计数器拔出57前面的一个数吗?那57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三个如果从大到小排,应该怎么排? (3)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1、3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二)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与减法 1.夺红旗比赛: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P95练习二十的第4题。 (2)学生汇报结果,学生互相检验是否正确。 (3)讨论: ①这8道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引导学生发现:有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有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②每一类分别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 ③说一说每一类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在练习之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种计算方法,沟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练习二十一第5、6题。 【设计意图:这两题也是"数的运算"的不同形式的练习,教师要注意:在做这两题前要创设故事情境,如第4题可以用"孙悟空巧变 、 、 ",第5题可以用"猪八戒吃西瓜",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新百数表": 1.建构"新百数表"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这张百数表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2)完成表格。 2.观察比较 (1)再次观察,发现规律: ①横着看,每一行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②竖着看:每一列里的数有什么排列规律? (2)新旧百数表进行比较:课件呈现新旧两个百数表,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只要学生说出的发现是对的,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解决第(3)题。这题解决后,可再让学生仿照这个问题再提出几个问题,继续练习。 (2)解决第(4)题。 (3)解决第(5)(6)题: ①学生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选的是第1行的第几个数和第8行的第几个数,它们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②并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完成后,可模仿这两个问题继续练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数的认识,并综合了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在经历新百数表的建构、新旧百数表的对比与探究及应用新百数表中规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课小结,质疑反思 (一)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二)质疑反思 1.对于本节课复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你认为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或者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错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当然,你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质疑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