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是欲望、欲求,源于人自身的需要,与人生的乐趣希望密不可分。人生在世,要生存,要发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从社会来讲,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欲”人人皆有,个个都求,但要节制,不可放纵。所谓“节制就是用理智的头脑有力地支配欲情和其他邪恶的意念冲动,使之适可而止。”(古罗马·西塞罗《修辞学的创新》)譬如食、色,这是人之大欲,但如果暴食暴饮,咨情纵欲,则会伤身损命。“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患生于多欲”(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这是至理名言。司马光则指出:“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廉示康》)这种多欲、贪欲,只会败德伤身,甚至锒铛入狱。清大臣、学者、诗文家魏象枢说:“清心寡欲,寿之骨也。”(《寒松尝集》)另一位清代诗人申涵光进一步解释:“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荆园小语》)这都说明只有寡欲才能高寿。如何才能寡欲?简单说来,一是知足,即知道满足;二是知止,即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寡欲者,养身之要也。”(清·程鹏程《急救广生集》卷一)
下联“有德可延年”则揭示了道德修养与人的长寿的内在联系。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精辟见解;道家也认为“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德全者形全”(《庄子·天地》);我国最早的重要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总结先民的养生之道时也指出: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不危也”。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医家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释(佛)家,都把修德积善与延年益寿联系在一起。养寿须修德,这是我国历代养生家的共识,这一共识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曾在著名的卫生大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1990年重新完善了的健康定义,则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完好,才算完全健康。显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这一健康新概念把健康的内涵扩大了,更有利于人们注重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可以说:这副联语指出了人们延年益寿的一般规律。正是:
大德必寿;
寡欲延年。
所欲不求大;
得欢常有余。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