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作文教学感悟

第六讲       作文教学的修改与评价

一、作文修改与评价的重要性

一是作文修改与评价是当今中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认知需求,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二是作文修改与评价是学生习作的重要环节,文章要想写得好,主要依靠“三件宝”一要多读博览群书集句词;二要多写脑勤笔勤,文通句顺;三要多加修改,有增有减,不厌其烦。三是修改与评价过程是师生对文章去粗取精的过程,是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经过修改与评价,学生不仅准确记住了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对习作要求的理解程度越来越深刻,不仅知道写什么,还知道了怎么写才能写好,固然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既然知道作文修改与评价有如此重要作用,那么,当前中小学作文作文修改与评价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二、中、小学习作教学的修改与评价的现状

新课标规定:作文修改与评价重点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的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要关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知识传授的结果;要关注师生在情感中的参与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要关注师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的评价。作文修改与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多维度的、整体性的开放性评价,从而做到以评促开窍,以评导开窍,人人皆开窍,次次能开窍,节节有提高。

    新课改理念提倡习作修改与评价做法是: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多扬少抑,多就少改,集体评议,共同修改。这样学生在佳作欣赏时看中学改,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促进成长。

传统教学的修改评价模式,学生习作老师改,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教师单方面注入,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种“我教你写,你写我改”的做法,也背离了习作规律。教师在批改时,吹毛求疵,玉中指瑕,多找缺点,精批细改,学生不改,发回到手,不予理睬,收效甚微。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要求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甚至出现有的老师帮学生把整段重写、重新结尾的现象。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认为只有作文本上被老师写得红通通的一片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老师认为只有自己亲自过一遍,才能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才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语文老师被“批改”作文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甚至业余时间,进而“痛”由此生。

语文教师改作文是最头疼的事情。也是语文老师的心病,不但耗时间,还很耗精力,要是班级比较大,看着一堆作文简直是烦恼。因为,一般语文老师任教几个班的语文课,按30-50人计算,一篇文章400-500字,一位语文老师一学期仅作文一项的批阅量就有1.5万到3多万字。遗憾的是,尽管老师如此“卖力”,也往往得不到多大效果。

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导,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克服不足,发扬长处,不断提高水平。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总是强调对学生的作文必须要篇篇精批细改,总批、眉批一应俱全,这样做只能事倍功半。学生的作文本交到教师手中,教师要进行紧张的作文批改,前后所花时间大约一星期。以后,教师还要花费时间进行作文评讲等。这样做无论如何是从提高作文批改效果,还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都收效甚微。这是公立学校习作教学的一个弊端

当前的作文修改还有另外一个弊端。当孩子们还算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文章以后,首先,遇到的是老师认为:“文章不厌百回改,美妙佳句自然来”的观念,认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于是,不遗余力地把孩子写的作文改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于是修改后的习作已经不是孩子自己的想法,不是他的真实的童年世界;使这个原本还喜欢作文的孩子,慢慢地丧失习作信心,不再喜欢写,不再喜欢作文。

上述问题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学与训练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表达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形式多样的修改与评价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修改与评价方法

(一)、明确修改与评价要求

修改即批改, 作文批改包含“批”和“改”两个方面。“批”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鉴定、评论和说明,这是宏观的、整体的工作;“改”就是对作文的有关部分作必要的增补、删减、调整和修改,这是微观的、局部的工作。修改又可分为初级修改和高级修改

(1)、初级修改是针对学生原作,指出错别字、病句、不当的标点、句子不连贯、句子啰嗦、段落不衔接、段落排列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

(2)、高级修改是指对学生处理及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整理。待解决完标点、字、词、句的问题后,打印出高级修改应用的修改材料。在课上就文章的材料段意,明确指出作者创作的中心思想,根据中心,就原文提示的关键词语和材料重新确定写作思路、列出提纲、确定详略进行对原文的二次创作。也可依据中心,着力体现不同思路、不同详略、不同提纲下形成的不同文章,以及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二)掌握修改方法

文章修改方法, “五字诀”,即“调、补、增、删、换”。

“调”使整篇文章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之后再进行段内的梳理。通过“调”,使散乱的变得集中,混乱的变得清楚,上下不衔接的变得连贯。

“补”主要是通过对疏漏、残缺之处加以补充,使文章更加全面完整。记叙文,要看看那些表示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的词语有没有。如没有,恰当地补出来,将使文章线索更加清楚、层次更加分明;如漏掉的标点、字、词、不完整的句子,也要边修改边补上。

“增”废话连篇,内容空洞的文章恐怕谁也不愿看,只有内容具体充实,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增”,即在修改时,通过补充一些材料,使抽象、空泛、言之无物的文章变得具体、实在,使单薄、无说服力的文章变得丰满、有力。比如记叙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记“流水账”,自然乏味,我们就可考虑增添一些细节描写,使描写的对象更加清晰、丰满; 也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果是议论文,看你的论述是否充分展开了,材料是否充足有力,如果不充分、不充足,就需要“增”。

但增添的部分不是一种内容的重复、材料的堆集、字数的增多,而是要与上下文紧密结合,要与你的文章融为一个整体,是你文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添后的文章应该更加充实、鲜明、生动,如同一棵充满了活力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删”得合理,将使庞杂、臃肿、冗长、累赘的文章变得更加精练、简洁和流畅。(由多到精的过程)

“换”,就是将那些陈旧、平淡的材料换成新颖、生动的材料,将那些含混、笼统、易生歧义、晦涩难懂的句段换为更加准确、清楚、明快的表达。

    另外标点符号的修改往往被—些学生所忽视,要知道,那也是传情达意的—部分,同样需要推敲、选择,适当调换。

修改时通过“调”,使混乱的更加清晰;通过“补”,使残缺的更完整;通过“增”,让单薄的更充实;通过“删”,使繁杂的更简洁;通过“换”,使含混的更准确。这样,在文章的修改中,通过用心反复地“调、补、增、删、换”,你的文章将变得越来越清晰、完整、充实、简洁而准确。

(三)重视修改过程

三定:

    1、定修改小组,以组为战。教师要把作文水平相当的两个同学结成一组, 便于两个学生在写作水平和完成时间上结成对子。

    2、定修改符号,统一样范。教师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修改符号进行要求。

    3、定修改内容,就简避繁。重点在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是否体现本次课的教学知识点,以便于教师的指导。

    四步:

      1、学生自改。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己找出、修改的问题,不给该学生减分。通过减分制度,引起学生的注意。

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一篇东西,念几遍,对修改大有好处。”又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会发现.”作为叶老那样的大作家,对自己的文章尚且不厌其烦地修改,对于学生来说,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首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有必要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刚开始,老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进行较为简单的字词、句的修改修改时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

2.学生互改。

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自评,有的同学很难发现自己作文的得与失。学生互改作文,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学生学生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表示喜欢让同学批改自己的作文。单看学生的富有个性的评语,有的诙谐天真,有的奇思独断,有的笔下留情,有的入木三分。比起老师评语中常见的假话、套话和空话,板起面孔训人,不知要好多少倍。

学生互改的方法能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一个最喜欢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由同学修改,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由他修改。为使他们的作文在自念自改、互念互改中取得好的效果,我为他们提供了六条修改作文的要领:1、改正错字。2、理顺句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顺当。3、改正标点。4.看作文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5、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6、是否有中心等。这样,不仅使他们知道了作文应该改什么、怎样改,还使他们知道了好作文是靠改出来的。

学生互改。根据既定的修改小组,两名水平相近的同学交换作文,并修改对方文章,如发现对方文章中的毛病,比如字、词、句、段、篇、修辞诸方面,进行修改

    3.师生互动评改

    如学生互改过程中存有争议,教师只对存有争议的问题给予裁判,加以点导即可;如两个学生均未发现对方文章中的问题,此类问题应该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把此类问题作为发现问题的重点。

这种评改方式是在传统的评改方式上做了改进。也就是和学生在作文本上对话。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作文评语之后有选择地写出自己的理解、收获,应如何改进等内容。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品读评语,也能培养学生读懂评语、感知语言的能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以及自我提高的能力。在一定限度上让学生参与到了写文与评文中来。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回应中看到学生的收获、变化和进步,也能窥视出学生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让老师的评改工作落到实处。

 老师的最后再次评议。老师既要评学生作文,又要评学生“点评”效果,这是传统作文批改所没有的。一般以肯定、鼓励为主,根据分层目标,因人而异给每位学生的作文打出等次,并对学生的点评进行评价。

4、整理提高。学生对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方同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文章修改能力在争议中得到提高。

    5、做到“三多三少”是指多批少改,多就少改,多扬少抑。

    多批少改。虽说“精批细改”是语文教师敬业的表现。但是一些教师不管教学工作怎么忙碌、紧张,面对“作文山”都坚持发扬愚公精神,或者将学生的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或者写了整页的评语罗列了大大小小的毛病……这样,教师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

    教师坚持正面指导为主,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包括差生,都能热情地肯定他们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使他们尝到作文的甜头,产生将文章改好的愿望。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多就少改教师批改时,应尊重学生原意,理顺即可。避免“越俎代庖”,改得“鸡零狗碎”,学生却不解其意,出力不讨好。

多扬少抑就是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习作,是逐步练习提高的,理应多看优点,多鼓励。哪怕有点滴进步,教师也应倍加爱护,分享喜悦。“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即说明了鼓励是一剂催人奋进的良药,以免扼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搞好习作评价

 1、明确习作评价目标

习作评价课开始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复习把握本次习作的目标,明确习作的要求:包括(1)思想健康;(2) 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5)详略得当;(6)语句通顺;(7)

结构完整;(8)感情真挚;(9)富于创新;(10)切题切意。使习作评价有章可循,否则,评价过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有典型性选文。

批阅学生作文时要分门别类作出统计,如题目新颖的、文章结构清晰的、语句表达通顺的、有一两句好词佳句的、中心突出的、重点部分突出写的具体的、进步较大的、本次写作要求落实较好的等。学生表现好的点教师要清楚,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更要心知肚明。一般选出至少5篇文章留待课上使用,选出2—3篇优秀习作、1—2篇中等习作和1—2篇失败的习作(是否印刷出来,是否出具姓名进行讲评,酌情掌握)。选文很重要,选的文章要有典型性。

3、课始表扬。

    教师讲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抓住共性和个性问题,说清讲透。表扬要大张旗鼓,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重视。表扬面要宽,尽可能涉及到每个同学。表扬要分出层次,这就依赖于课前对学生文章的批改,建议在备课的这一环节可把表扬谁、放在哪层表扬写出学生的名字。如果让学生点评范文,语言不要空泛,要提示学生说与写作重点有关的话。如本次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可问学生你听出他围绕什么写的,内容具体吗?

4、课中指导。

此环节是更高层次的作文指导。教师看完学生文章后筛选出典型性文章,凭借学生的文章讲评修改,一般课上修改一至两篇。建议把重点修改的文章打印出来(删去学生姓名)利用实投或电脑集体阅读。修改时注意如果文章所记录的事件不是集体经历的,而是作者独自的感受,不要从老师的口中说出:谁帮他改改或谁说说应该怎样写就更具体了等类似的话。(这样是在鼓励学生胡编作文)修改时尽量让本人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文章,让本人通过指导确有提高。

讲评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抓住学生习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有针对性的讲评。具体做法是:一是可选择其中最好的佳作,让学生边读边听尽情欣赏;二是也可以选择学生的好作文让学生观察、讨论,让学生看中学改,讨论明理;三是让学生互评互改,取长补短,鼓励反复修改俗话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多半是改出来的”。这些话都说得很有道理。老师们在指导学生评讲作文时既要让学生了解一定习作技巧;又要借助自改、互改、他改等形式鼓励学生字斟句酌、锤炼语句,反复修改;还可借鉴他人好的习作方式,改进个人作文行为,重新改写自己的习作,以增强习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5、课末反馈

在临下课前5分钟让学生读读自己修改过的内容。不必全篇阅读,只读重点修改的部分。

6、写个性化的评语。

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应该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学生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因而写评语要体现个性化。

可以从以下几点写评语:捕捉闪光点,写鼓励性评语;“多就少改”,委婉提出建议,在他们写得不好之处勾点圈划出来,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总评语可以写上:优秀+不一般、良好+新颖、及格+有进步等等语言,这样可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更人性化、个性化,教师做出这样的引导,学生在领悟中接受。

总之。无论习作指导,还是习作修改、评讲,目的都是一个: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而服务。只有激发学生习作欲望,调动习作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将老师平日指导的习作点滴技巧借助个人生活体验用于习作实践中,就会解决学生怕作文、难作文等难题,让学生在习作时易于表达,乐于习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作文教学感悟  作文  作文词条  感悟  感悟词条  教学  教学词条  作文教学感悟词条  
教师

 老生浅谈之教育的目的

01我们来看一个现象,现在学生上学首要考虑的是考一个好大学,好专业,以期出来后能找个好工作,拿到好薪水。如果撇开中间的部分,上学直接与薪水挂钩了。我们再看我国古...(展开)

教师

 第1节 190413高级班文稿

 2019年4月13日下午第一节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首先谢谢大家来听课,现在咱们正式讲课,这一期学习班的内容和以往上海和人大办的略有不同,主要会涉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