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新课改以后的新教材的使用,让我对物理这门新课程做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物理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上,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站在国家级课改的前沿,让学生能够掌握并领会终身学习。
一、 课改成功的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
课改的先导是观念的转变。课改成功的关键是课改实施者的教师是否能够真正领会国家新课程理念,能否转变旧有的教学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国家级物理新课程理念的内容中提到: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不断寻求改变学科本位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让生活中的物理走向教学中。
2、发现新教材中优点,那么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呈现出来的主要优点有:①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有趣的内容。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新教材中大量出现插图,学生通过看小画书的方式,就讲抽象的知识点,生动具体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新课程理念贯彻始终,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课后作业: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普通砖块的长、宽、高,计算出体积,然后让同学交流测量结果;自来水公司是用水表测量家中的用水量的,你会读出水表上的数据吗?九年级物理讲利用内能做功时,提到了“爆米花”的原理等。
3、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一问一答”式变成了现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再是教师将做实验得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学习得出结论。
二、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在刚开始推行课改时,只有教材和课标准,教师们就自发组织,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尝试,终于确定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它可以帮助课堂提高效率:
1、精心设计学案,认真备课,教师准备好准备卡,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中考链接、教学设想(或教学资源)。
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设想,要求备课教师要准备出具有创造性地设想,比如一个精彩的引入,一个有针对性的习题,或是本节课的讲解方式等,确定出最终的学案。
2、强化学案的导学功能,提高学习质量,转变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比如:第三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的导学案:
[学习目标]:1、明确运动及参照物的概念。
2、能根据所选择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3、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学习过程]通读文本,完成问题:1、什么是运动?2、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3、如何选择参照物?
[对应练习]……
如:4、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不理解的题目或者理解出现偏差的、收到年龄阅历等不懂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自学合作讲解。深入浅出,让导学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课改成功的保证是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评价也是实施课改实验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选择,更在于促进。评价应重视做到:
1、对激励性的重视。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评价的最终目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用科学的语言赞美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不吝惜表扬的话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2、突出主体多样性。
教师不再是评价文体的唯一,学生也可以自评和互评,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新课程改革后,主体地位都是平等的。比如学生可以为教师的讲解做出评价,讲解的好的就继续保持,讲解方式不好的就加以改进。教师间和学生之间不断磨合,最终到达最佳的方式方法。
3、讲究批评艺术。
中学生受到其年龄段特征的限制,常会出现犯错误,说错话的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要积极引导,同时也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你的批评,避免叛逆现象的出现。
四、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内容编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讲质量和密度,密度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不好理解,但在计算题中的要求过高:必须写公式,必须带单位,除号得用分式等等,学生感觉很难。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复合单位,加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性;
2、学科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物理的学习中,数学是基础。但是这两科中存在知识的脱节,比如物理汇总需要的知识,数学却没有学过,这就使得学生的吸收变得难了很多。如:科学记数法。在密度的计算题中,大多数同学不会科学记数法的计算,对于乘以103、除以103不知道怎么做;再有体积单位的换算,m3、dm3、cm3、mm3之间的换算不会或不准,也是造成物理计算题失分的一大原因。
3、课时安排不太合适
新教材重视探究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与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实验,熔化和凝固。按照要求两个课时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根据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这几个环节,说出猜想,作出假设,制定好计划,做出实验,收集出数据等等,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就是最终勉强完成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4、有些消失了的“重点知识”还得再加上。对于中考一定会考的知识点,相关公式就不能删去,对于一些不重要,考试也用不到的公式,可以适当删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