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舞 记(冰 心)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身体、神态、服饰表现内容的。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利用电脑、VCD 、DVD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国舞蹈,做好上课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热情
以舞导入: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让同学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
抓住这一契机,提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干什么?
1/5
谁,观谁的舞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局部欣赏,发展个性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为什么喜欢并大声朗读。同学们可能会喜欢如下语段:
13段。因为这一段用生动优美的词语写出卡拉玛姐妹形体的美。
16段。因为这一段从衣饰方面写出了舞蹈的美。
17段。因为这一组排比句,它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舞艺的精妙。
18段。这一段也是从形体方面的美来写的。
讨论分析后,要求学生能用一个精辟的词语来进行概
2/5
括。明确:飞动的“美”。
四.小组交流,互问互答
学生对还不理解的问题在4人小组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在学生互问互答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本课的教学重点“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得到了突破。)
五.集体探究,深入理解
学生把小组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设计:
——2-5段连用4个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第7段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17段,冰心奶奶说卡拉玛“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忘怀了自己还能理解,忘记了观众怎么行呢?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知识迁移,课堂延伸
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
那请问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舞蹈吗?
3/5
学生可能会答:有。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
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吗?
明确: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学生讨论回答后,欣赏一段舞蹈,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随即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孔雀舞”。放完后,学生写。写完后,展示,交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不仅说的好,写的也很优美。45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从印度到中国,从现代到古典,从卡拉玛姐妹到美丽的杨丽萍,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衷心的祝愿大家每天都如这舞蹈一样活得精彩。
八.布置作业
1.以“假如”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2.冰心的《观舞记》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都是写舞的,试比较两文所表现的舞蹈风格有什么不同?
4/5
【板书设计】
观 舞 记 (冰 心)
形体:13段、18段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心灵之舞 衣饰:16段 飞动的美
神态:17段
【资料链接】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