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怎样做到精讲
(一)题目中剖析内涵。教材的题目往往是单元、课时的重点所在,体现教材的主题思想,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一般来讲包含四个层次: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探究课题、感悟启示。教师由题目的剖析入手,往往能从认识上明确学习的目标,本质上把握事物的内涵,根本上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平淡中演绎精彩。教材编写的要求是严谨、严肃,但学生阅读却喜欢的是形象生动。化解这对矛盾就需要教师精彩的讲解,只有教师的讲解与引领富有艺术性,具有感染力,这样课堂才有吸引力。教师授课时力争做到:讲解精彩,师生的互动精彩,学生的表现精彩和教师的语言转化、知识转化、教法转化和感情转化。
(三)已知中验证理解。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 “一学就会,一过就忘,一做就错,一考就晕”的浅理解现象。究其原因是对所学知识并未真正理解,致使不能融会贯通。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知,对教材的理解产生误解和误会都能谅解,但关键是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随声附和。而是透彻剖析、引导方法,在已知中验证正确的理解。引导正确理解的措施有三个,一介绍背景理解本义;二讲解变化理解新义;三分析内涵理解深义。
(四)情境中体验感动。情境教学认为知识需要深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活力,才会富有感染力。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的实际内容,但表现它的文字(符号图表)则是抽象的、简约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把教材所表达的实际事物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图像和情形,在情境中有效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感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解,把教材的书面语言、学术语言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的生活语言、口头语言。有了生动具体的情境,学生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才会主动思考,学生的情感才会丰富细致。
(五)比较中感悟方法。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感悟方法就是精讲的经典表现。比较是指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辩别异同或高下。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会更鲜明、更深刻。比较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可以起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感悟方法的作用。比较的关键在于教师选择恰当的例子,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正确的思路,感悟思辨的方法。
(六)设问中促成思考。精讲往往体现于设问。“问”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设是教师鼓励质疑的情境创设。设问的目的在于启发思维,聚集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设问要求有深度、有层次,让学生有话可说,但又若有所思;让教师有理可讲,但又若有所悟。设问要求掌握四个度:问题设计的梯度,问题拓展的程度,问题探究的深度,问题激活的力度。设问要求指向四个点:学生兴趣的关注点,教材内容的疑难点,知识拓展的升华点,情感体验的接触点。设问追求四个动:自主阅读质疑主动,课堂讨论师生互动,思想碰撞思维联动,课后反思感情灵动。
(七)小结中梳理头绪。精讲追求学法指导。讲服务于学,导规范于引。教师如果忽视了课堂小结,就会让学生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整体的概念。课堂小结费时不多,却如同一条丝带,把知识的珍珠串连起来形成漂亮的项链。课堂小结有四项要求:语言的简洁性,表述的流畅性,概括的全面性和理解的深刻性。课堂小结的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认识水平,认真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小结主要有六种形式:提炼要点式、哲理辩析式、图表数字式、纲要结构式、主题回应式、破解题眼式等等。
(八)生成中捕捉灵感。生成是指随着教学进程的展开,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困惑、新的,它们往往又是其他同学不曾想到、教师备课不曾注意到的地方。这些困惑和疑虑,又可能会派生出更多的困惑和疑惑,成为教学的障碍或契机。充分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灵光,碰撞教师的教学灵感,是课堂精讲的必然要求。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因为源于学生困惑与体验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探究欲望。生成是一种教学机智的唤醒和教学智慧的点化。课堂教学中既有质疑问难的碰撞生成,又有思考感悟的方法生成;既有师生互动的启发生成,又有学生豁然开朗的灵感生成。应对课堂意外情况叫作驾驭课堂的能力,把握教学生成程度属于课堂精讲的艺术。
(九)幽默中显现智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幽默风趣的教师,他们有一种本领化腐朽为神奇,把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幽默不是插科打浑耍嘴皮子,也不是用市井俗话取悦学生。幽默是一种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一种宽宏大度的品质,是一种儒雅淡定的从容,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在教学中,幽默可以趣化记忆,强化理解,唤起注意,化解尴尬。幽默反映教师的教学个性,显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十)创新中磨砺艺术。精讲的价值,不在于原理分析的多么透彻,公式推导的多么顺畅,而是告诉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尤其是面对陌生领域如何去寻找答案,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精讲的修炼要求突破教材、教参的束缚,在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活动、创新习题设计上下功夫。精讲落脚于精练才会有效,创新着眼于实践才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