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课堂“提问”的七个“问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它几乎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语言中。从本质上来说,教学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认识提问的意义、发掘提问的价值、完善提问的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对于老师而言,提问首先应该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提问,来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教学反馈调控……的作用。教师的提问,直接决定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到今天,值得肯定的就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大家开始有意识地把教材中的一些定理、概念、结论变换成问题,力图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然而,近几年来,除了倍受诟病的“满堂问”以外,还存在着以下七个问题:

一、习惯性的“是非问”过多。

基本表现是一连串的“对不对?”“是不是?”“听懂了吗?”“是这样吗”……如果教师确实是举出了一些容易搞错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比较、辨别,自然是有意义的。可是,大多数情况是老师已经讲解完了或者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回答,只是下意识地想获得一种“一呼百应”的氛围,这便是没有思考价值的低级提问方式,不宜提倡。

二、提问对象缺乏“设计”。主要表现是:

1、为提问提问,把提问仅作为一种应景式的教学环节,至于提问谁无关紧要;

2、为快速获取自己所希望的圆满的答案,只提问优等生(在公开课上表现尤为突出);

3、把提问当成组织教学的手段,专挑那些在课堂上走神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这样的课堂提问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既不能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也难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无法发挥优秀生的表率作用,也不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欲望,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难以提高。

三、提问的“程序”不正确。

或许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或许纯粹是出于习惯。很多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总是先指定提问对象再呈现问题,有时候按照固定的顺序(座次或者学号、组号)对学生进行发问。这样便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因为过早指定对象有两个弊端:一是让有想法的学生感到失望,二是让其他学生知道由于不需要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不管是哪一方面,都直接影响思维积极性。

四、提问时存在空间上的“盲点”。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的视野较窄,只注意中间或前几排的学生。无形中,坐在后排或两边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被提问的机会,造成客观上被老师冷落的感觉。久而久之,很容易挫伤其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疏远,甚至造成部分学生“事不管己,高高挂起”,成为课堂上的观众或者边缘人,变得态度冷漠,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五、不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只要学生是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就应该给予认可。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对学生过于苛求,否定多于肯定,批评多于表扬。对于一些看起来似乎离经叛道的回答,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一想其可取之处,反而予以训斥,甚至讽刺挖苦。这就无情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减弱了表现的欲望,泯灭了创造的火花。在以后的上课中,要么“高挂免战牌”,要么改变策略,一味揣摩老师的心思,盲目迎合老师的意图,对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六、因害怕“冷场” 而不能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研究课堂提问时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没能立即回答,那么,一般教师都会组织语言加以引导,在提问与引导学生回答之间的平均等待时间约为0.9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充分思考并构思答案的,他们的回答只能是长期学习积累下来的一种本能反应,或是从记忆库中调取知识片断进行应付。于是,她提出了“等待时间”这一概念。并且指出,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

1、学生的回答变长;

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

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

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

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对照这一理论,不难发现,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在给学生思考时间这个问题上是是非常吝啬的,常常是提出问题后,象征性地给学生几秒或者几十秒的思考、时间(在公开课上尤其如此),然后就立即组织语言加以引导或者安排小组讨论。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怕“冷场”。这既有目前一味追求“热闹课堂”的错误理论影响,同时,也有教师担心延长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或者调皮捣蛋。

七、不能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由于文化传统的关系,我们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任务便完成了。所以,鲜见有学生主动发问而且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课堂。

其实,一堂有价值的课,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的发现与探索。目前的课堂上,大部分老师还不能自觉地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本原因在于“放”得不够,比如,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探索的时间,不能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课堂宽松的氛围营造得还不够,不准许学生有疑就问,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插话、提问,禁止学生打乱既定的教学程序,等等。

 

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提升的空间;只有认识到了“误区”,才能走上教学的“正途”。

从老师自身的角度来说,要通过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更科学、更艺术地组织教学,不但能真正地“解惑”,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性。

从造就人才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问的勇气、问的方法、问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完成新课程改革赋予课堂教学的使命。

                                     (本文发表于2013年6月总第48期《教师月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课堂“提问”的七个“问题”  提问  提问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问题  问题词条  
教师

 教的本质就是学

教的本质就是学教师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我会的,我给学生反复地讲一讲,学生当然就会了;原来在我头脑中的知识,自然就会到了学生的头脑中;我自己当年就是这么学会知识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