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定势效应”的教育意义

       前一讲提到一种境界——尼克尔境界:保持半兴奋状态。保持半兴奋状态是一种良好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工作高效的最佳状态。笔者也指出,保持半兴奋状态,确实是一种境界;要修成一种境界“正果”,很是不易。做事没有热情,谈不上兴奋;做事太轻浮,又是兴奋过度的表现。笔者还要指出,当我们做熟悉的、特别是得心应手的工作,很容易过度兴奋,远离“尼克尔境界”,对工作不利;除此外,还容易陷阱“定势效应”的泥潭中。

       定势效应,主要是说一个人长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包括认知和情感模式,从而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无法摆脱既有模式和思维惯性的左右,无法取得新的突破。

       “定势”现象,大到一个社会群体,例如国家;小到一个个体,都是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或思维现象。先说个体。

        例如我们的学生,通过大量的强化训练,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烂熟于心。进入考试状态,面对一道“形似神不是”的试题,很容易滑进既有的解题思路,最终偏离新试题的解题方向。

        一般地,“思维定势”的帮凶是反复地练习、重复地训练、强化具体方法,死扣问题细节;“思维定势”的克星是创新思维、重视学科思想、培养学科理念、注重最一般的方法论的学习,减少重复的具体方法的训练。不难发现,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成为了帮凶们的温床。例如“新东方”的名师指出:中国的考试,考得就是“熟练”。一道创新试题做不出来无大碍,九道常见题型做到“标准”水平则是“强者”。

       如此教育,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我们怎不担心“国家”这一社会群体陷阱定势思维。我们再说说国家。

       中国教育的问题,包括上面应试教育的盛行,无一不是“教育行政化”的必然产物。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然而由教育官员挂帅的教育改革,却难以跳出“行政化”的定势思维。每每出台一个所谓的改革方案,都深深刻下行政化的烙印。“行政化”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管评办一体化’,与之对应的是‘教招考一体化’”(熊丙奇)。

        作为国家如何克服“教育行政化”的思维定势呢?用熊丙奇教授的话说:“治理教育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思路”。然而,尽管这是根本之策,但只停留在口号层面,自然以“换汤不换药”呈现“改革方案”。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方向应该怎样?笔者认为,只要三点就行:

        第一,由“管理”变成“服务”。具体做法是:给学校提供基本的教育资金(例如:教育设备、教师工资、学校管理经费)投入外,着重做好公共教育服务,例如,图书馆的建设、文化宫的建设、教育科技园的建设,这三者最好还能形成全国性的联网模式,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体系。那么,要不要对学校的基本教育资金进行管理呢?要!但尽量脱离行政办法,而要发挥市场办法和法治办法的作用。

        第二,由“收益”变成“投入”。教育产业化的提出,把中国教育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因此必须根除教育产业化的思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本科高等教育(特别是基础学科高等教育)要彻底根除教育产业化思想。我市新市长提出:教育带动经济。这非常糟糕!我市教育是全省应试教育的典型,在应试教育中“独树一帜”。官员企图利用这一“教育优势”推动我市落后经济的困局,着实寒心!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少投入,还索取”是必然的做法了。

        第三、由“内部评价”变成“外部导向”。政府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进行评价,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相关论述,熊丙奇教授的博客多有谈及(http://xbqblog.blog.163.com/)。我这里简单谈谈“外部导向”。所众周知,政府当前评价基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升学率,这是内部评价的特征。如果政府发挥自身行政力量,对学校毕业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不仅调查深造学生、也调查非深造学生,对他们的就业情况、工作业绩、家庭境况、社会形象、甚至身体状况等做全方位的统计评估,这就能起到很好的“外部导向”作用。当然,这样的评估结果,不能直接用来政府分配教育资金的依据,而是公之于众由“市场”去调配。

       如此改革,才是创新改革。如此创新,才能突破定势

      提到创新,下一讲再谈谈与此有关的“达维多夫定律”的教育意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定势效应”的教育意义  定势  定势词条  效应  效应词条  意义  意义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教师

 教研探讨:浅谈中职数学教学

【摘要】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过程,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展开)

教师

 浅论公开课的作用

      公开课,是为了相互学习借鉴而上的课。但在实际中,公开课已经失去了本初的意义,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nb...(展开)

教师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本节课为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