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过了而立之年;48岁,已过不惑之年;55岁,跨过知天命之年。按照国际上新的年龄界别划分,三个年龄段之人正值壮年;而作为职业人,他们正当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可是,天妒英才,他们的生命时钟被永远定格在35、48、55的刻度,恰似过去的汶川被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时18分一样。(注解:35岁的班主任猝死在操场,48岁的老师阅完学生的试卷后猝死在餐桌,55岁的未来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老师得抑郁症跳楼。)
处于事业正当时的年龄,生命之花的凋谢不能不让人错愕。可是,以因果互动原则的推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上演这样的悲剧,没有长时间大量原因的积累是不可能发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古以来最能引发社会热度话题之一的教育,由于关涉千家万户,所以产生的新闻就多。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也正是出镜率太高,所以很多时候公众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麻木状态。什么邪恶之手伸向学校,什么校园欺凌事件,什么教师惩戒过当,什么校园性侵事件,什么教师维权......凡此种种,如果有史家大方以如椽大笔书写,绝对可以写就一部浩繁宏阔的教育怪味史。可是,当普罗大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育的管理者、受教育者时,除了戴着有色眼镜紧盯着教育者,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取供茶余饭后谈资的社会话题的噱头,又有多数人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客观理性地去审视他们的生存境遇,他们的健康状况(身体的和心理的)呢。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最朴实的语言描绘最朴素的道理,也最逼真地活画出教师的生活程式。教师起早贪黑,不用害怕天黑路滑,因为教师是红烛,是曙光,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可以用余光为自己照亮前行的路;教师冒着严寒酷署,不用害怕寒冷与炎热,因为教师是春蚕,蚕丝冬暖夏凉。近水楼台先得月,教师可以就近取材拿来御寒降温;教师应该不分白天黑夜,因为老师是老黄牛,不知疲倦......可以用来形容教师的喻体很多。一言以蔽之,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智慧的播撒者,是精神的巨人,所以不应该被尘世俗物缠身,苏子不是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吗?
华美的言辞可以催人奋进,但是作为生命体,人首先是物质的存在。凡俗之身没有物质相佑,再高贵的精神也无法维系生命。马克思不是说“人类只有首先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神劳作”。人类来于自然,归于大地。在短暂的生命辗转过程中,人类经历着自然的,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演进过程。从承递性看,物质性和生物性是社会性存在的前提。没有了基础保障,所有的高层次追求都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作为由肉体和精神组成的复合体,人是高级别的种群。由于所处的社会层次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不同的人对身外之物审视的角度不同,其所投注的价值取向也就不一样。教育作为千万种职业中的一种,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从事该行业的人被附加上各种紧箍,从身体到思想,也随之被各种道德绑架。你是思想的播火者,就应该专注于思想的耕耘;你是杏坛的耕耘者,为了幼苗茁壮成长,就应该殚精竭虑;你是智慧的传播者,你就应该精心于精神的滴灌;你是人格的塑造者,你就应该发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正是有了种种外在光环的加持,被重重包围的老师站在海市蜃楼般神坛上,为了那份荣誉和神圣的称谓,老师必须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为了未尽事业奉献着青春,挥洒着热血。于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一幕幕令人动容的悲情故事时时上演,感天动地。
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有了皮囊而没有了灵魂,这副躯壳与一般性的动物没有两样;如果完全沉浸于精神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对物质毫无感觉,这种清教徒式的生活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流放。“大道至简”,这些朴素而简单道理,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天职的老师是清楚明白的。“一千种美丽的描绘,敌不过一朵具体的话。”用尽世间所有的溢美之词对老师进行粉饰,即使可以“留得生前身后名”,在世间短暂的行走,如果“人生充满劳绩”,身体难以承受生命之重,这种步履蹒跚的蠕动,只会让生命的底色变得黯淡无光。
学会生活,看似简单的问题,但要经营好它,没有眼界、胸襟和情怀是很难的。就生命的本体而言,置身在富庶的物质世界中,除了身体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其他外在的东西尽管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但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过,放眼当下,仔细打量芸芸众生摆渡人生的方式,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亲手编织各种网——对名的追逐,对利的觊觎,对物的攫取——然后再把自己投放其间孜孜不倦、兀兀穷年。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因被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绑架,很多人投注的理想与现实的获得间很难实现无缝对接。这样既伤了身,又寒了心。
生活的前提是好好地活着,然后才能将人生的机车匀速地开向前方。而好好地活着,不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是拥有贵胄之躯,可以呼风唤雨,而是能够本然地倾听花开花谢的声音,能够在潮起潮落中发现和感受变换之美。有了健硕的体格,如果有翻越千重山,过万条河的机会,才能跋山涉水,才能真正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宏阔,才能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唯美与惬意。有了好身体,再用心经营人生的厚度和宽度,纵使雨雪霏霏,也能从中读出彩虹的绚烂。
“且把浮名看了”是一种人生的智慧。短暂的生命之旅,如果为名为利所累,不仅辜负了好韶光,还有可能误了卿卿性命。如果老师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三尺讲台就是他的阵地。能否守住阵地,除了需要谋略,也需要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伟力和体魄。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通朗的性格,才有机会享受生活的快乐,职业的幸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老师而言,“迎新送老”的周而复始是职业的特点,守业敬业是对职业称谓的坚守,但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去捍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一届届学生,老师如果能够以“平等的首席”的眼光去平视他们,把他们视作正在成长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当做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工具,“尽己力而无悔足矣”,也就不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老师,滚滚红尘中,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只有身体是你自己的。有了好身体,才能够坦然地享受清风明月。置身在聒噪浮华的世界,我们没有金刚不坏之身,在不可抗力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倍加呵护自己的身体。“为名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书写的是执着,但有时候也是智者的愚蠢之举。“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错,但没有了好身体,活不出生活的质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纵使有彪炳史册的美名又有何益。
谨以此文祭奠那些倒在三尺讲台上的同仁们!(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