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的位置,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生命力的教学呢?笔者认为,一个充满生命力、洋溢生命力的课堂,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摆在首位。“教”服从于“学”,并运用教育智慧,保持课堂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
首先,教案变成学案。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为重点。学案要变成预案,预测学生可能需要什么,练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练到什么程度。尤其要突出“怎么学”这个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要考虑到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随时可能出现,可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乱原有的教学因素。教师要随机应变,不要为了完成既定目标,而使一些让人有意外惊喜、充满智慧与挑战的问题瞬间流失,要及时捕捉,相应调整教学计划与策略,保证意外之喜成为课堂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三,在学案中,要借助文本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要预测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去加以解决。
其次,关注学生的表现,落实以学定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学生,把学生学习的“冷暖”放在心上,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困、忧学生之所虑、乐学生之所喜,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师生情,使学生乐学、爱学。
第三,是要关注效果。一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人格是否得到塑造、情感是否得到熏陶、个性是否得到张扬、想象是否得到放飞、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必须得到我们的关注。如果这些是老师直接给予的,那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们关注的是,这些东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体验获得的,如果是那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且具有迁移力,这就是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死灌硬塞的分水岭。同时要有开拓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做到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时空,学到更多的文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总之,以学定教,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拥有一把打开开创美好生活,提升生命价值大门的金钥匙,为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