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空隙”战略
企业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通过寻找市场上的各种空隙,凭借自己快速的优势,一举进入空隙市场,并努力取得成功。
美国施乐电器公司,在复印机市场,采取高投入、高价格战略,专门供应大的企业、团体使用,占据了垄断的地位。而日本佳能公司则认为,小企业和有实力的个人也需要同样的服务,于是开发出中小型复印机,专门提供这个细分市场。现在在这一块市场,佳能销售已远远超过了施乐公司。显然,佳能的成功来自空隙性战略定位的准确。
现在中国国内最知名的两大啤酒厂家,一是青岛啤酒,另一个是燕京啤酒,两大啤酒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同,乃是战略定位所致。
燕京啤酒诞生在改革开放的1980年,是个年产啤酒仅1万吨的小厂。它所面对的是世界著名品牌和国外资本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的形势,“燕京”审时度势,提出“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工业,争创民族品牌”的战略定位。并具体落实做到力争四强:一是把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做强;引进世界一流的工艺和装备,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二是把市场网络做强、做大,主战北京市场,占有率达85%,全国接近10%;三是把“燕京”品牌做强;四是把经济实力做强。到2002 年,燕京啤酒销售收入47亿元,连续8年保持了全国产销量第一,连续6年保持经济效益第一。燕京啤酒一举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名牌。
而久负盛名的青岛啤酒呢?青啤已有百年历史,进入21世纪,新上任的老总金志国赋予了青啤新的定位:一个拥有国际化竞争能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专业化啤酒企业。
对照一些国际大公司的标准和优势,青啤对现有资源进行了全面盘点和重新审视,他们发现,青啤现在尚存的优势——品质、品牌、创造等,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也不再是核心优势,因此,必须寻求新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资本一定是向资本需求量大的地方流动”。中国是世界最有潜力的市场。青啤决定与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AB公司合作,运用外来的资本增量,来盘活现有资本存量。与跨国资本“共舞”,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青啤品牌的重新定位,着眼在国际化战略目标,力争成为国际啤酒业的“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