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组织自成立之初就以保持连续性为目标。因此,所有现有的组织,无论企业、大学、医院或教会,特别需要努力接纳变革和具备变革的能力。也正是这个原因,现有的组织遭遇到变革的阻力。对于传统的组织来说,变革可谓自相矛盾。
然而,变革的引导者的目的就是变革。他们仍旧要求保持连续性。人们需要了解他们的立场。他们需要知道哪些人与他们共事。他们需要知道他们能得到什么。他们需要了解组织的价值观和章程。如果他们无法把握、看不懂或不了解所处的环境,他们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的外部同样需要保持连续性。事实上,我们日益认识到保持长期关系的重要性。要迅速实施变革,我们需要与供应商和销售商保持亲密和持续的关系。但是,企业也需要具有帮助自己在客户中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个性”,这也同样适用于企业和非营业性组织。
因此,变革和连续性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组织越接近变革的引导者,它就越需要保持内部和外部的连续性,越需要在快速的变革和保持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
我们可以预见,这种平衡将是明天的管理人员(包括管理的实践者和从事管理研究的学者和作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我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不少平衡的方法。一些组织已经成为变革的引导者,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他们并非总是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种方法是,将持久的关系建立在不断变化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日本的企业联盟(Keiretsu)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维持供应商与制造企业的关系的,而美国企业现在迅速采用的“经济链核算机制”(见下一章)也体现出这种方法的精髓。我们正在发展类似的、不断变化的合作关系,以此作为制造企业与销售商保持持久关系的基础,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家庭用品生产企业宝洁(Procter & Gamble)与沃尔玛(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之间的关系。
但是,企业内部的关系(如第1章所述)也日趋合作伙伴化,即企业与组织内部的雇员之间的关系、与为某个外包公司工作,但实际上属于企业自己的工作团队的人之间的关系,或与外部的独立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日趋朝合作关系发展。此外,在变革的过程中,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有效地组织,将这些关系发展成为长期的合作关系。
要在变革与保持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组织需要不断做好信息工作。不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或不可靠的信息对连续性和关系的影响最大(蓄意传播虚假信息除外)。在发生任何变化时,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任何企业都会习惯性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谁需要了解这些信息?”而且,由于人们的工作地点不再需要离得很近,也不需要一天遇见很多次,因此信息的沟通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越需要依赖于在一起共事、但实际上没有在呆在一起工作的人(即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的人),确保这些人掌握全面的信息就越重要。
同时,这些人有组织地、系统化地和有计划地聚集在一起并彼此实际见面和相互合作也将变得越来越至关重要。长距离的信息沟通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关系。了解对方的期望、了解对方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相互信任变得更加重要。这意味着人们需要系统化的信息沟通渠道(特别是关于任何变革的信息)和面对面的交流关系,即相互熟悉和相互了解的机会。
如果变革不只是改进,而是产生真正的新事物,信息就变得尤其重要。对于任何希望成功地引导变革的企业来说,它必须是一条雷打不动的原则,而且不能有出其不意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根基(如使命、价值观以及对绩效和成果的认定等)需要保持连续性。正是由于在作为变革引导者的企业中,变革是家常便饭,因此根基必须完全牢固。
最后,企业必须制订相应的报酬、认可和奖励制度,才能在变革与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很早以前就知道,如果创新者得不到适当的奖励,组织是无法实现创新的。我们很早以前也知道,如果成功的创新者无法让高级管理人员或最高管理层了解创新的意义,企业还是无法进行创新的。同样,我们将认识到,组织必须奖励保持连续性的人,例如,认定不断实施改进措施的人与真正的创新者一样,都为组织做出了重大贡献,都值得认可和奖励。
摘自《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第3章《变革的引导者》,彼得•德鲁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