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如何管理
导语:要做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首先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然后根据实情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走上系统化、正规化的道路。
农村小学班级如何管理
一、农村学校小学班级的现状分析
我所在的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还会抽烟、喝酒、打架等。究其原因,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的寄在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家,有的甚至独自住在没有长辈的家里。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又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交流,有了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矫正,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便出现了学习成绩差、不良习惯多、厌学,娇生惯养,受不得一点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
二、采取的相应措施
1. 激发学生,平稳调动其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抓好起步,引发自主管理动机:刚到这所学校任教发现学校既没有晨会,也没有利用好少先队的宣传和鼓动作用。于是我给校长提建议,并毛遂自荐带头组建了晨会和少先队。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我主张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了各种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首先,主动与部分学生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学生、家长、教师流日”活动确保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然后,运用奖励激励、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意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让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良好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从根本来说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集体创建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可参与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可行方法。
2. 向清晨十分钟晨会要效益。
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晨会是班主任的“自言自语”,而我创新后的晨会已经成为学生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可口的早餐”。班级晨会由学生组织、参与。经同学们建议,按打扫卫生的小组分五组。一天一组,专组负责,全员参与,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周一到周五的内容定期改动,如一期内容是:周一趣闻我来说,周二交流学习方法,周三小小歌唱会,周四文艺表演,周五要事了解等。
尝试实行学生自主评价:以往学生的评价体系,经常是教师一锤定音,但是教师的评价,往往带有成人化和主观的要求倾向,往往容易求全责备,学生也不容易接收,当然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自主管理能力、自主评价的培养。
3. 教师恰当示弱激发学生责任感。
当前对于家庭来说,孩子就是一切,就是未来,这样也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的骄傲与蛮横,很多教师都束手无策,他们不怕教师,对老师的说教毫无兴趣,大错小错一起犯,屡教不改,非常让人头疼。刚开始学生们害怕我,后来熟悉后,开始不听我的话,经常违反班级纪律。开始我采取了严厉批评的方法,当着我的面孩子们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内心里不服。并且继续以前的行为。无意中,我发现放下教师的"威严和架子,在这学生面前表现出你的无助,会大大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暗暗长大,成为你的依靠。尤其是对于那些讲义气的男孩子,效果更是非常明显。
记得有一学年,我在讲课时,我班的一号淘气包丛不住了,不是拉拉这个同学,就是动动那个同学。当时,我一边在学校任课,还要担任学校其他工作,在繁重的工作面前我身心疲惫,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看看下面这个捣乱的孩子,我真是火冒三丈,但是,我深深得懂得严厉的批评对于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是左耳进右耳出。我轻轻的叹了一气:孩子,下课请你到我办公室里坐坐,我们聊聊。当时,那位淘气包睁大了眼睛,不相信的点了点头。他在纳闷,为什么老师要叹气,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呢。
到我办公室,就我和他两个人,当时,想到种种,我缓缓的坐到椅子上,他站在我的面前,害怕的低着脑袋。我轻轻的对着他诉说着自己工作后的一些困难和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他慢慢的抬起了他的头,我清楚的看到眼泪在他的眼框里打转,但他努力忍着。我和他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促心交谈。我告诉他:老师也有无助的时候,老师也需要你们的帮忙……经过交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常态,和其他学生一起认真学习起来,后来,这个孩子仿佛真的长大了,什么事只要商量就能解决。我把这种方式用也其他孩子身上,现在他们也都争着抢着为班级做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真是意外的收获。
4. 了解学生,发挥长处,知人善任。
要认真研究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孩子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智力、体力、兴趣、性格、爱好等存在不同的特点,从孩子家庭成员的身份,教育程度,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以了解孩子个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孩子的学习、劳动态度;从孩子在学校和班级中的表现方面入手,可了解孩子水平、活动技能,以及对同学、对集体的态度;从孩子的生活环境入手,可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孩子特点了解清楚了,对进行个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