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的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一时红及朋友圈。
文章里这样说道:“北大有四成的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有30%的北大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他把这种情况称为“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种是心理障碍,是因为价值观缺陷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对生活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最极端的做法就是放弃自己。
那么,为什么越是优秀的孩子反而越容易得这种病?
究其原因是因为每个人对分数都很敏感,把分数作为衡量一个人成败的唯一标准,孩子们在这种压力下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扭曲了。
我曾经就告诉过女儿不要以100分为目标。90-99分可能需要70%的努力,99-100分需要200%的努力。要把这些时间花费在生活中,去寻找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总是拼命教孩子们如何成功,短跑如何成为第一名,但不告诉孩子摔倒后会发生什么,伤口该怎么处理,生活小事该怎么完成,迷茫时如何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等。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地方,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负责人。
父母给子女的教育不能只灌输大量的知识,不能只用成绩论来衡量优劣,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健全的人格、温和的性情和美丽的心情。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一、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小孩子再小也像我们一样是平等独立的人格,所以父母更应该懂得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要求,接受孩子的不完整。
孩子慢慢长大,要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不要总是想着包办一切,把自主选择权还给孩子。
孩子犯错误时,不要当众批评孩子,要注意孩子的感情,守护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的家长就能得到孩子的尊重,所以教育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二、教孩子们乐观的态度
乐观的孩子具有富足内心、在遇到挫折时就不会轻易放弃,面对成功和失败,能有平和的心态。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条视频,感慨万千。
8岁少女马慧在人生第一场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不慎摔倒,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
但是少女没有怨恨自己,承受着痛苦,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向前冲去。最终奇迹发生了。虽然出发时有失误,但经过拼命追赶后,在接近终点时,她击败了3名对手,获得了桂冠。后来,那个女孩在采访中说:
“我从未想过放弃,不能放弃,教练和父母都是这样教我的。”在孩子的成长中,挫折和苦难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孩子经历了什么,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实际和困难面前要及时调整。不管别人过得多好,这都是别人的生活。你只要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教孩子们如何面对不如意的生活,抱着乐观心态不放弃的精神,掌握坚强的品格和心态是父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三、指导孩子树立梦想和目标
有目标的人在尽力奔跑,没有目标的人在随波逐流。
要教会孩子树立目标,树立照亮自己生活的灯塔,明确未来的方向,是防止孩子对人生失去信心的最好方法。
我的大女儿希望以后学习心理学,我支持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即使她长大后发现,心理学并不是她所爱,那也没关系。至少她经历了她想经历的事情。这个时候有目标就可以了。父母要做的就是支持,无条件的支持。
有人说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当今教育不稳定的环境下,我们总是督促孩子们不断学习,上各种补习班,无限拉弓射箭,却忘记问孩子真正的梦想是什么。
作为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强加的希望可能并不是孩子正真想到的,因此借来的火,怎么点不燃。
只有帮助孩子们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才能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