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教育是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要想造就孩子的好前程,就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正确教育孩子,这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
这里的自由选择并不是说父母放手不管,而是父母合理的进行引导和分析,只是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如果孩子选择错了,就要让他自己来承担责任,这样他才能够记住很快改正。但是如果是你帮她做的选择,即使对了,她也不一定会做的很好;要是错了,反而给他逃避责任的机会,把责任推到家长的身上。
2、对孩子的意见要认真耐心的倾听,争取与孩子做朋友,家长不可只是自己说了算,完全不听孩子的建议。
尤其是遇到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肯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要给他解释。当家长就家里的"某件事做出决定时,也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家里平等的一员,孩子长大后会更有自信,也会更多的为家里考虑。
3、争取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愿望,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的正当要求要同意。
同时在心理上不要远离孩子,也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思想,感受父母的喜怒哀乐,争取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这可以帮助对家长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且对家长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有帮助。
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发指令,要尽量引导孩子去思考。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问题,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对孩子的放任。家长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孩子做错了,就不能袒护,要严格的指出,并给孩子解释清楚,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错了就敢于向孩子承认。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风给孩子做出表率,培养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这样做的目的是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心灵的距离。其实只是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忽略了一点,他们只要求自己了解孩子,而孩子并不了解父母。而这里指的沟通要求父母与孩子要互相了解,父母要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与孩子心与心的进行沟通,教育孩子就成功的一大步,孩子今后也会更喜欢与家长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时常会想,我们不停地在思考怎么样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希望他真诚、诚信、宽容、聪慧……其实很多时候这些东西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当我们在教育他们时,心里会不会有一丝羞愧?
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在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几年,父母是孩子的引领者,他的目光聚焦在你身上,你是他全部的世界,他们不仅接受你教给他们的东西,而且还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你的语言和行为,有时甚至是思维方法,他们会去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迅速地将它化为己有。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之所以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聪明,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们自身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当孩子乘着想象的翅膀起飞时,我们又是否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为他们打开一扇扇兴趣的大门,带他们去领略宇宙自然及生命的美妙与奥秘呢?
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你想要孩子温良恭谦,首先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和蔼的人,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你想要孩子诚实,自己就要信守承诺不撒谎;你想要孩子宽容,自己就要学会原谅别人;你想要孩子喜欢阅读,自己就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教育孩子是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很多孩子都爱提问,谁也不知道他那精灵古怪的小脑瓜里随时会蹦出来什么奇思怪想,而我的原则就是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问题,尽量客观地回答并随时准备同他一起去查书、查资料。
我有时非常感谢孩子,因为是他给了我再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知道自己拥有的知识是多么地浅显,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提问,恐怕很多问题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再去深究。因为需要教他,又逼迫自己去看一些书籍,去学一些东西,去想一些问题,才有了诸多感想和文字。在与孩子不断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使我在知识上努力提升自己,而且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忽略了的缺点和不足。
教育孩子是个完善自己的过程,你从小养成的坏习惯,这时候你要丢掉它,你从小没能养成的好习惯,这时候重新培养起来了,那些你该知道却不知道的知识,你去学习它,那些你遗忘了的知识,你去捡起它。你完善着自己,渐渐成为更完美、更受人喜爱,更有利于社会的人。这源于你对孩子的爱。这也是孩子对你的反馈。
孩子对你的爱和依赖,督促你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常说“为人师表”,我们之所以尊重师长,是因为认为老师具备了教育孩子的种种智慧和美德,而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是不是也该让自己具备能够教育孩子的智慧和美德呢?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