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学校不惜重金,为教师继续教育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开发在线学习课程,并将线上培训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但是,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却不高,学习效果也不明显。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与考核,部分教师仅在学习平台上打卡签到,分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星期的培训任务。
学校打造的线上学习平台,教师不“买账”,线上培训止步于“打卡签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线上学习内容与教师需求契合度不高,课程质量不佳。部分学校把学习平台建好后,将课程资源建设任务交给负责教学或教科研的部门,该部门再把任务进行二次分解,安排“值日”教师每个工作日上传一篇文章或一个教学视频到学习平台,供全校教师学习。由于“值日”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导致线上培训资源质量不高,制约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们对学校提供的课程不感兴趣,又怕影响考核成绩,只能用“打卡签到”的方式应对线上学习。
其二,线上培训的管理和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为教师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其初衷是好的,但管理及考核办法却机械且僵化。例如:不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及学习需求,一刀切地要求全体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学习规定的内容;考核不考虑教师的实际学习效果,只依托后台数据,教师只要忘记在学习平台上打卡签到,校本学习成绩就会被认定为不合格。
其三,部分教师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学校管理。即使是全国知名教师的优课视频,部分教师也不愿意学习。为了达到学校对线上学习时间的要求,这部分老师常用的应对办法是,把优课视频点开,再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把手机放在一边。更有甚者,宁愿付费“刷课”,或找他人“代学”,也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学习。
“线上培训”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建立学习平台,让教师使用学习软件进行学习,是“互联网+”背景下学校的必然选择。“线上培训”不被教师重视,学习止步于“打卡签到”,不仅是对学习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校管理及学习生态的破坏。如何让线上培训扎实有效,是每所学校都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