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即“以老带新”,给每名新教师找位“老教师”当指导教师,是学校为了培养新教师在校内实行的一项举措。当然,这里的老教师不是指资历老、年龄大、职称高的教师,而是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上有独到见解、能够有效指导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教师。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学校的“师徒结对”只是“结对”了事,在培养方面没有硬性要求,“师徒结对”难免流于形式。学校的“师徒结对”要结出实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应该为新教师选配好指导教师。学校应选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积极主动、乐于助人的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主动和新教师沟通交流,为新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指导教师除了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并做好课后指导外,还应将自己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使新教师能够快速进入教师角色,站稳讲台。
其次,新教师要善于学习和请教。新教师初次踏上讲台,缺少的不是激情和干劲,而是教育教学经验。因此,新教师必须要善于学习。新教师要善于向指导教师学习,主动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告诉指导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师还应主动听指导教师的课,学习课堂教学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听课不是为了照抄、照搬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汲取优点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此外,新教师还应向书本学习,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思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除了向指导教师请教外,新教师还可以向周围的同事请教,听取不同的观点,博采众长,快速成长。
再次,学校应制订完善的“师徒结对”培养制度。培训开始前,学校应制订新教师培养方案,并对培训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审核通过后的方案将成为“师徒结对”活动开展的依据。培训过程中,学校还要对“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时,学校可组织校内专家团队对新教师的结业课打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新教师的学习等级,如优秀或合格等,并颁发结业证书,同时为指导教师颁发相应等级的证书。
最后,学校要收集优秀的培训方案和材料,形成校本培训教材,用于培训校内年轻教师。收集资料,不仅仅是为了做成档案应付检查,而是要发挥资料的最大价值。如果将有用的资料做成档案束之高阁,不仅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为此,学校要挑选出有用的培训资料并编制成册,使校本培训正规化和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