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男教师荒”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级政府政策不断,不仅有地方“协议招生”给予直接就业的诱惑,吸引男生报考师范院校,还有的在教师招考时限定男女比例。但是,在分数面前不能人人平等,更违反了公平性原则,这种招考方式存在用人歧视之嫌疑;连排名倒数第一的男考生都录取,更像是“扫街式”招考。
然而,即便如此“恶补”,也未能改变“男教师荒”的现实,因为这并未能从源头上改变师范院校的男女生比例。据四川师范大学统计数据,该校近三届本科师范毕业生中,女生占比超七成;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至2020年毕业学生中,男生占比始终保持在24%左右。从社会男女比例角度看,男性人数多于女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师范院校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
谈钱不伤感情,没有钱才伤感情。毋庸讳言,当前教师现实收入水平与社会普遍对男性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期待不符,收入渠道有限,是“男教师荒”的重要原因。职称晋升慢、进步空间小等因素也影响了男性进入中小学教师行业。
就笔者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二三十年前在政府端茶倒水的勤务员临时工,现在都是科级;同一时期转行公务员的教师,现在是局长、副局长。而同一时期或者更早的师范生,现在依然还是老师。这还不算,当年的临时工已经在城里买了房,自己住一套,孩子住一套。而依然是教师的人,即使进城买了房,也是一屁股债,差了不是一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大部分地区,教师工资显然没有达到公务员标准,更何况公务员还有各项补贴津贴。
提高教师地位,不能让教师“空想”,更不是给教师“戴高帽”。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必须落到实处,让教师看到实惠,切实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的交通问题、生活问题、住宿安全问题,让教师成为受人瞩目的职业。若不如此,不仅无法从源头上解决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更不能将优质生源吸引到教师行列,不仅难解“男教师荒”之困扰,更与教育百年大计相背离。
“扫街式”招考,只是织密了网孔,大鱼小鱼一起抓,与竭泽而渔没两样。解决“男教师荒”的问题,与其“扫街式”招考竭泽而渔,不如将眼光放远一些,从源头上考虑,吸引更多男生报考师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