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文科状元白湘菱高考430分,因选修历史课B+无缘清北”的话题引起广泛讨论。有专家认为,由于江苏实行“3+2模式”,不能简单将语数外总分第一视为“状元”。也有专家分析,江苏省设置分数、等级双指标的评价系统过于全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事件或折射出教育教学管理的三大问题。
一是师资配备不合理。江苏实行“3+2”模式后,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教师“总觉得不够”,而其他六门学科尤其是化学、政治学科的教师则逐渐被边缘化。特别是在高二选科之后,大部分高中都尽可能安排语数外教师一人一班,以提高三科总分。
同时,高考模式也影响了中学的学科设置。重语数外、轻小学科的师资配备理念,使大多数中学出现了严重的师资结构性矛盾,导致学校和教育部门年年高喊“缺教师”,要编制要招聘。但编办和人社部门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测算编制和岗位总数后发现:很多地区和学校教师已经“超编”。
事实上,一些地区的中学教师总体数量不缺,但学科师资严重不平衡,存在“数学教师累死、化学教师闲死”的现象。此外,语数外教师经常抱怨课时多、作业多、考试多,没有时间潜心教学研究,开展教育科研。在现行的课题研究和职称评审机制下,语数外教师的身影越来越少。
二是课程开设不到位。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各高中学校应开设14门课程,并以整体的课程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齐开足课程是国家对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要求。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的要求,国家课程方案的“理想”设计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但是,在江苏“3+2”的高考模式下,课程的完整性、选择性都退位于分数,一些高中甚至取消了艺术课程,体育课也经常被“设计”成集体跑操,以为学生的语数外学习保存体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曾解读过这一轮新课程的实施:“必修课程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选考。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者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然而,学校和学生的选择却非常现实,考什么学什么,什么学科容易得高分就选修什么。比如,选政治不如选地理,选化学不如选生物。江苏政治卷只有2题作为选修考试内容,但每年几乎100%的考生都选做“国家和国际组织”题,其他如“经济学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学生不学,政治教师几乎不研读这几本选修教材,学校也不征订相关教材。
三是综合评价不给力。综合素质评价是江苏高考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实施路径上,综合素质评价强调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在结果运用上,则要求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就江苏高考而言,只有少部分试点综评招生的高校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学生的综合考量,大部分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还是看语数外总分和选测科等。如此,高中阶段的所谓综合素质评价便沦为一张计入档案的薄纸,其价值意义与制度设计相距甚远。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大力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等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希望通过电子数据、规范流程、严格监督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是,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难以用数字准确量化。
自2008年起实行的江苏高考“3+2”模式将在2020年退出历史舞台,2021年起,江苏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学校的师资配备、课程实施以及评价改革能否有实质性的进步、完善和创新?答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