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时常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议论,某某贫困生拿着国家发放的补助资金,大吃大喝,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简直是浪费国家的钱,国家把钱给这些学生可惜了。事实上,笔者也见到过不少这样的贫困生,他们我行我素,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无动于衷,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贫困生补助资金。对此,老师们实属无奈,只能在办公室发发牢骚。
一些贫困家庭虽然经济困难,但疼爱起孩子来并不比别的家庭差,有的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这些贫困生虽然出自贫困家庭,但在吃穿用度等方面不比别的同学差,部分贫困生甚至还养成了大手大脚、攀比的坏习惯。
古语云“自古寒门出英才”,贫困家庭的孩子本应早懂事,为家庭着想,通过努力成才来改变家庭的经济面貌。但现在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理想,没有志向,在学校混日子。习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贫困学生。若不能帮助贫困生树立起志向,国家拨付的补助资金就会养出一帮懒汉,教育扶贫也会成为空谈。而要帮助贫困生立志,只凭学校老师的力量远远不够,也需要贫困生家庭的全力配合。笔者认为,帮助贫困生立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学校可以利用教育扶贫的机会,和家长做好沟通,帮助贫困生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孩子的成长不是给钱就行,更不是交到学校去了就不用管了。家长要随时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时常和班主任、代课老师做好沟通交流,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二是家长要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和孩子好好谈一谈。有的家长从来不坐下来和孩子谈心,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没有。事实上家长最需要经常和孩子谈心,关心孩子的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
三是老师要多点耐心,贫困生属于特殊学生,在心理上可能比别的学生敏感。老师在帮扶的时候既要帮他们立志,还要照顾到他们的自尊。老师要时常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动态,让贫困生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慢慢走上正轨。如果出现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还需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校携手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育扶贫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于贫困生来说,就是要通过教育扶贫的方式使他们成才,摆脱贫困代际传承。扶贫先扶志,只有帮助贫困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他们才能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