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数据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进行高校考核、专业调整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就业数据保真是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也是不可触摸的“高压线”。然而,现实中有些高校就业数据注水、虚报,存在学生“被要求就业”(扣押毕业证,要求学生拿签约就业协议来换)、“被就业”(学生没找到工作,学校与学生签约虚构的就业协议)等现象。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需要在“导”“堵”和“延”上下功夫。
首先,引导高校就业统计“随物赋形”,与时俱进。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学校统计就业数据时,必须考虑新的职业门类。为此,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广泛征求各地各高校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相关指标的含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分为就业、升学、未就业三大类和14种细分情况;在就业大类中,开设网店可归为自主创业,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以及某些艺术工作者、自由撰稿人、作家等算作自由职业;在升学大类中,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等都是升学。各地各高校要在2020届毕业生及今后的就业统计工作中严格执行。
其次,严格核查高校上报的就业数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堵住弄虚作假的一切途径。各省级就业工作部门要会同教育督导部门,核对分类统计信息;核实学信网毕业生反馈的存疑信息;核实用实习单位顶替就业单位、升学和其他形式就业比例失实、就业证明作假等违规行为。同时,高校要对本校就业数据进行全面自查,严格审核毕业生的就业材料,相关纸质或电子材料要在校级就业部门存档备查,存档时间要在3年以上。对于查实出问题的地方、高校和相关人员,纳入负面清单,并作为招生计划安排、专业申报、教学评估、评奖评优、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的参考。
最后,适当延长各高校上报毕业生就业数据的时间。受疫情影响,今年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往年,教育部门应适当延长高校上报就业数据的时间。给予充裕的时间,可以让高校更好地摸清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数据,也可以有效避免急中作假现象。
就业数据“真”有魅力,“假”会害人。就业数据“瘦身”才能真正起到反馈、预警和施策的作用。在就业数据真实的基础上,高校、社会和教育部门须形成强大合力,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