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事迹在教育界流传,她的一段话引发网友的关注:“山里的贫困女孩子愿意来读就行。我们不搞培优班,为每个学生负责。”
张桂梅的话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她的办学实践击碎了所谓的“生源”神话。熟悉华坪县女子高中的人应该都知道,“培优班、抢生源”向来与这所学校绝缘。华坪县女子高中自创办之日起,就没有划定录取分数线,学校无条件接收初中毕业、愿意读高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且实施全免费教育。与此同时,华坪县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1645名学子从这里走进大学。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在丽江市排名第一。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认为:一个班级教好一二十个学生是不稀奇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是千难万难的。能否“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确是判断教师水平的一项硬指标。高水平的教师不但能把“好”学生教好,也能把“差”生教好。在高水平的教师手里,学生不存在好坏之分,基础好的班级能带得更好,基础差的班级能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笔者认为,这不仅是衡量“好教师”的标准,也是衡量“好学校”的标准。不是把掐尖“选好学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教好学生”放在首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好学校不是靠“好生源”打造的,而在于学校是否有一位像张桂梅那样的好校长和一批好教师。
江苏洋思中学最初是一所村联办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当地初中排名垫底。后来,民办学校教师出身的蔡林森出任洋思中学校长,他在辅导儿子功课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短短几年的时间,洋思中学的教学质量跃居当地首位,学校也成了名校。
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退休后,被反聘为河南省民办学校沁阳永威学校的校长。当时,这所学校因生源差,中考、高考成绩差,几乎面临倒闭的困境。蔡校长上任后,结合学校实际,将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和差生转化经验进行移植和改造,打造和复制了另一所“洋思中学”。三年后,学校中考、高考升学率跃居当地首位,永威学校也成了当地名校。
地处云南偏远地区的禄劝一中,由于学区位置偏僻,生源较差,曾连续几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零,这似乎验证了“生源重要”的逻辑。但是,学校领导一班人不甘心失败,通过多方联系,与四川省名校成都七中结成联盟。双方达成协议,禄劝一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从高一开始,全程观看成都七中教师的网络直播课堂,本校教师则负责课堂管理、答疑解惑、批改和辅导学生作业,考试也与成都七中同步进行。三年后,参与这项实验的学生高考成绩优异,学校一本上线率大幅度提升。
由此可见,打造好学校、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不在于生源,而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把“教好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强素质,增能力,通过改变学校管理理念和教师队伍,让学校发生改变,进而让学生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