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数据显示,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仅为77.11%。这与教育部此前强调的“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不参与本科教学工作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2019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将出台相关政策,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行列。“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的呼吁不可谓不响亮,相关政策也不能说不严格,但这一政策却仍然需要“推着走才能动”。
出现这种状况,问题在于某些高校教授忘记了自己的“根”,忘记了自己的“魂”,忘记了自己的立身之本——通过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确保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必须引导高校教师提高认识,彻底根除为了现实名利置自己的本职工作于不顾的思想。
人都有惰性,需要制度的鞭策,教授们自然也不例外。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必须推着走才能动”,一是因为制度不够完善,二是制度的执行过于柔性。如果能以制度的形式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和教师评价中的比重,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教授回归课堂又何须推着走?
此外,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还需通过薪酬制度改革加以强化。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虽然不是经济活动,打破凭职称、教龄、科研定薪酬的惯例也十分必要。在薪酬问题上,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要素分配为辅,彻底改变“论文发得越多、科研项目拿得越多,绩效就越高”的现状。
高校教授的第一身份是教师,教书育人是其最主要的职责。给本科生上课,既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其立身之本。推动教授回归本科课堂,需要多管齐下,从提高认识、完善制度、薪酬激励等方面入手,强化课堂教学之“根”,巩固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