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间听到一位小学家长诉苦:为了陪孩子学习,她辞掉了工作,陪孩子做作业,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她不惜重金为孩子报了多个辅导班,但孩子的成绩就是不理想,这让她非常苦恼。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表明,分别有88.2%和78.7%的少年儿童认为父亲和母亲最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家长费了很大功夫培养孩子,但却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非但没有进步,有的反而越来越差。有的父母把家庭教育的任务单纯地理解为家庭智育,只抓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知识学习,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和附庸。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在抓好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道德品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础,也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通行证。道德也是一种智慧,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智慧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家长可从爱国、守法、尊老爱幼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教育抓起。
二是心理素质教育。有的家长总是想着比赛、竞争、超越,却很少教孩子坦然面对失败。殊不知,只有那些既输得起又赢得起、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才能赢得未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抑郁,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就要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输赢,坦然面对考试失利和生活中的失败,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是行为习惯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以爱为名,什么活都不让孩子干,导致孩子产生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成了长不大的“巨婴”。为此,家长要抓好孩子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特别是读书和思考的习惯。
四是理想信念教育。有的家长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空洞的口号,远不如抓好孩子当下的学习成绩来得实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由四层要素组成,并形成金字塔结构,而理想信念则处于人格结构的顶层。抓孩子的学习没错,但是,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才是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一个从小有理想、有追求、有格局的孩子,学习成绩可能暂时不够优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释放出强大的发展后劲。此外,家长要注意的是,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要依据孩子的基础和兴趣特长制定。如此,孩子才能理解、接纳,并愿意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