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反对“募捐活动”的症结在哪儿

广东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的一些学生家长最近遇到一件事情,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则《社会捐赠倡议书》,并以“接龙”的形式呼吁学生家长为学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一位家长认为这样不妥,会让那些没捐物资的家长显得很突出,不得不捐。

一位学校教务处教师证实,学校确实在家长群内采取“接龙”形式进行防疫物资募捐,目的在于保障捐赠过程和信息公开、透明,并非强制捐赠。学校的做法是经过上级部门允许的,导致一些没有捐赠的家长有心理压力,“这也是个误会”。但是,湛江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下发过相关文件或建议,将对学校的募捐行为对进行调查。

学校举行这次募捐活动,不管教育局是否批准,于情于理都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小学,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开学复课后,师生每人每天至少要用两个口罩,还需要消耗大量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如果财政不拨付专款,学校很难挤出这部分开支。然而,这样一件有利于学校防疫工作的好事,却引起了家长的不满,其症结在哪里?

一是发起募捐的主体不对。从报道看,这次募捐活动是由一所学校单独发起的,这是不符合募捐相关规定的。从现实看,开学后缺乏防疫物资,非一校之困,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这一实际,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为学校拨付防疫专项经费,或者在报请相关部门同意的前提下,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向全社会发出募捐倡议,而不是由学校单独发起。有的学校发起了募捐活动,有的学校没有发起,乱象丛生,自然会引发家长的不满。

二是募捐面向的对象不对。无论何种形式的募捐,都不能只面向特定人群,而应当面向全社会,且不可强制要求。从报道看,学校发起的这次募捐,面向的对象是本校学生家长,同为学生家长,孩子在其他学校上学不捐,而在这所学校上学要捐,心理自然不平衡。如果募捐活动由教育部门发起,就不会仅面向学生家长,而是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然后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并分配到各校。募捐覆盖面广,不仅不会引起家长的不满,还能最大限度满足学校对防疫物资的需求,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募捐信息公开的方式不对。保证募捐信息公开透明,既是开展募捐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捐献者善举的褒奖。但是,捐助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捐与不捐、捐多捐少,是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从报道看,学校在家长群以“接龙”的形式公开募捐信息,让没有捐助的家长产生心理压力,违背了募捐活动的初衷。自愿捐助变成强制捐助,这已不是募捐,而是摊派,家长对这样的募捐活动自然会反感。

学校举行的这次募捐活动,虽然引起了家长的不满,但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学校开学后防疫物资紧缺的现实。地方教育部门应在调查清楚后,适时叫停这种形式的募捐,并高度重视此类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学校开学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难题,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确保学校顺利开学复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症结  症结词条  募捐  募捐词条  哪儿  哪儿词条  反对  反对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