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潮州一名学生在微信群里问老师题目时,发送了两个“敲打”表情。老师认为该表情不礼貌,有殴打自己的念头,称其没家教并责令写检讨。学校副校长表示,事后双方已消除误会。
误会消除,师生握手言和,但两个“敲打”表情还敲打着学校教育:何为教师,何为教育?
在微信群里,学生发两个“敲打”表情,教师上升到学生品行、修养等问题,甚至认为该学生没有家教,显然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严重化了。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应该有多种处理方法,而不是将问题扩大化。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会抓住教育契机,挖掘“敲打”表情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会“以牙还牙”,用同样的或其他表情符号,还以“颜色”;一个宽容的教师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笑了之;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不仅不会责怪学生,反而会反求诸己,改变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也更容易受到学生尊重。
如今,有些熊孩子的确令教师不知所措。面对这类学生,其实有不少案例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特级教师霍懋征眼里,没有好孩子、坏孩子、先进生、后进生之分,只有性格内向、外向之别,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霍懋征被学生气得话到嗓子眼时,她强制自己喝水、看东西、出门吸气、按摩胸口,提醒自己“教师不能说伤害学生的话”,如讨厌、笨蛋、懒猪、叫你家长来……等到平静后,她会让无知的孩子变得有知,让不礼貌的孩子懂得讲礼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年人的逻辑分析孩子的行为,更没有指责苏霍姆林斯基的欺骗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教育成功与否,教师具有决定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认为:“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是做“制造痛苦的工具”,还是做“启发灵感的媒介”,值得每位教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