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和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教师在线教育认可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就平台使用、技术接受度对在线教育认可度的影响关系而言,教师对在线教育技术的接受度与在线教育认可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教师使用综合辅导型平台对在线教育认可度正向影响显著,但教师使用社交工具型、公共资源型和学科内容型平台对在线教育认可度的负向影响显著。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提出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关键,“人人通”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2013年,笔者所在学校开始配备“班班通”设备,当时为“班班通”是否应该连接互联网,还引发了一场争议。面对新技术,我们害怕、担忧甚至排斥,担心新技术的引进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未来的教育将越来越多地以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实现。从“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到翻转课堂、微课的实践,让我们确信在不久的将来,开放课程的技术将走进学校。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现在就学的儿童,基本上都是出生在数字时代,可以谓之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我们这些后期接触的则谓之“移民”。“移民”如何与“原住民”打交道?如何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利用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自《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没有打破“学科本位”的藩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无论是从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个人终身发展的需求来看,语文教学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又怎么能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
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信息来源日趋多样化,媒介内容往往更贴近日常生活,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生活即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语文教学生活化、网络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及日常交际等现代人常处的语言环境中选取语文材料,从语文材料中感悟生活百态,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趋势。
互联网时代,生活碎片化使碎片化阅读渐成趋势,阅读平面化、娱乐化、浅层化渐成流弊。有人把浅层化阅读归罪于手机,其实,碎片化知识没有“原罪”,在关联和整合后完全可以组成我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钱惟演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古已有之。甚至有人预言,“知识碎片”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知识流动”的主要方式,网络课程,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正在向我们展示这个前景。为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
然而,面对生活碎片化,工作效能化,信息海量化,有些人变得茫然,对外部世界不再好奇,对内心世界不再有完美的动力,对新鲜知识失去渴求,每天对着电脑和手机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最终还是看看视频,玩玩抖音和游戏。手机何罪之有?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与手机无关,而是取决于你都用手机做了什么。而另一些人则感叹,知识太多,时间不够用,知识的盲区变得越来越大,并为此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尤其是独立的思维判断力和创造力,卓越者与平庸者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进行深度思考。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语文教学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媒介素养的人将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为媒介素养规定了以下几种基本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
据微信数据,用户主要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情感资讯、生活百科和文化旅游三类文章。显然,读这样的文章是不需要深入思考的。“看书”不等于阅读。能让人开启智慧,提升境界和能力,并能提供完整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论指导的书,不进行深度阅读是不可能有收获的。而阅读浅层化、平面化、娱乐化,分不清资讯和知识,缺乏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面向未来,语文教学必须打破“知识本位”。怎样打破“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重构“大语文”的内涵,是当前语文教学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学生活化、网络化、综合化是未来的语文教学的大趋势。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服务。从“终身发展”这个长远目标来看,网络信息化时代,引导学生辨别和抵制大众传播媒介的错误影响和腐蚀,语文教学负有应尽的责任,培养学生“质疑”或“批判性思考”的媒介素养和能力则更为重要。面向未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走向何方?要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服务?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积极面对、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