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近日表示,春季学期的任务确实有很多没有完成,可调整到秋季学期,甚至下一个学年,总的指导思想是“来日方长”。
这是对疫情防控常态下学校教育的理性判断,是对“补时说”的正面回应,有助于缓解学校、家长因“疫”而生的教育焦虑。
疫情业已发生,教学损失也已形成,勇于承认,科学评估,有效衔接,是负责任的判断和行为。如若对疫情带来的心理、身体问题视而不见,机械施“补”,无异于揠苗助长,很可能会造成师生身心“疫情”。
在笔者看来,来日方长并非平时可以放松,也不意味着教学时间的无限延长,而是要珍惜当下,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精准发力,做好“补”文章,尽快恢复教育教学常态。
一是推进有效教学衔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切实做好教学衔接。教学衔接是对学生学业的集体“补齐”与个体“补短”,要冷静理智对待。以“复学第一考”代替摸底诊断,以“春后算账”代替学情分析,以试卷讲评代替教学衔接,容易放大学生、家长分数焦虑。如果无视学情,“云上”到“线下”强行“着陆”,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带来新的损伤,甚至不断“返工”。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走近学生,了解实情,制定好方案,有效衔接才可能发生。
二是开展必要的心理干预。史无前例的疫情、最长寒假、线上学习等,给中小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在复学前后引发了一些事故。因此,摸清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干预,比学科“补”课更重要。学校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常识,播报疫情防控信息,还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消解学生心理“病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尽量减轻学生学业焦虑。此外,教师要谨防过分强调分数,不机械增负是对学生最好的心理干预。
三是加强公民教育。学校要充分整合抗疫过程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公民常识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阐释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复学后,学校要上好公民教育“必修课”,教会学生保持应有的自省自律,明礼知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有界限,最大程度维护公共利益。学校还要利用疫情防控当中的鲜活人物和生动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教育。
四是给小学科“补课”。开足开齐开好,是学科均衡、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推迟开学,损失最大的学科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复学后,学校可采取每天补一点的方式,适当增加教学时间总量,适当向小学科倾斜。同时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优化小学科课堂教学要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不焦虑、不着急、不滥“补”,珍惜当下,精准施“补”,学校教育方能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