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意见》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锻炼学生的体能体魄意义重大。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凸显劳动教育的重要育人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发布了《意见》,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严格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一要求对于中小学劳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实施?是将学生固定在教室中,由劳动课教师在讲台上分条缕析地讲解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理论和每项劳动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还是在劳动课时间把学生拉出去,带领学生到校园、到田间或者到工厂车间,进行漫无目的的体力劳动?
一谈到劳动教育,许多学校最先想到的就是以上两种方式。其实,这是对劳动教育的误解,劳动教育既然是一门课程,就需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进行科学的设计。劳动教育既不能像一般的文化课教学,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教师讲,学生听,期末让学生答题考试;也不能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一般的体力劳动,让学生去干一些“应景式”的体力活。劳动教育既要有理论指导,也要进行科学设计,这样才能发挥其综合育人价值。
对此,《意见》特别强调:“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劳动能“树德”。劳动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宗旨的有效途径,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劳动能“增智”。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要想熟练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必须手脑并用。大脑指挥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劳动过程中的不断试错和纠错,又促进了大脑的思考。劳动还能将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会更深、记得更牢。
劳动能“强体”。劳动是最好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和骨骼,促进其健康发育,还能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劳动能“育美”。劳动不但创造了美好生活,而且创造了美。世界上形态各异的建筑物,美轮美奂的园林,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劳动的结晶,即使是自然景观,也深深打上了劳动的烙印。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一件“艺术品”,学生在体验劳动的快乐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总之,劳动课程并非每周上一堂课那样简单,学校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学会劳动技能,增强自身智慧,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快乐。这才是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