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这样的事:领导听老师讲课,发现老师在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学生没听懂,便毫无顾忌地把老师拉下讲台,自己当场示范。其结果是老师感到很尴尬,学生感到很新鲜,领导感到很痛快。
领导这样对老师进行教学引领,酷似微格教学指导,具有针对性,突出目的性,对改进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但副作用也不可小觑。领导如此在学生面前对老师指手画脚,让老师很没面子,无意间破坏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削弱了老师的教育力,会对日后的教育实践产生负面影响。
每当听到有领导如此“粗暴”地指导老师教学时,笔者便想起了一个暖心的故事:
一个学生拿着一棵草向生物老师请教,老师也不清楚,便说:“你爷爷是生物学家,你回家去问他。”学生回家问爷爷,爷爷也说不知道。但爷爷却给生物老师写了一封信,告诉老师那棵草的名字、生长特点及生物价值,并跟老师说,自己当面告诉孩子不合适,还是让老师亲自告诉孩子好。
那位老师看了很感动。生物学家这样做,既解决了孩子的疑难,又维护了老师的形象,做到了两全其美,值得称道。这位生物学家既有学术修养,又有人文素养。我们的领导也应该对老师多些人文关怀,呵护老师的自尊,在学生面前更应如此。
领导听课是指导教学最简单、最朴素、最有效的手段。领导听课是为了发现课堂教学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领导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瑕疵,及时跟老师“较真”,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但“真”该怎么跟老师“较”,是要讲究策略的。
领导听课发现了不足,最好在课下和老师真诚交流。在私密的空间里,领导说轻点、重点、多点、少点,老师都容易接受。当然,领导还可以择时给老师上一堂示范课,用行为去引领。领导听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欲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扎实、透彻地掌握某一知识,这没错,但也别忽略了老师的自尊。
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你想成才就从尊敬老师开始。”这句话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他道出了教育中“尊重”的强大力量。
要提高教育质量,全社会都要尊敬老师,学校更应当做尊师重教的表率,这就要求领导先行一步。而不当着学生的面“打老师的脸”,就是尊重老师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