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某高校的一位老师无奈拉黑了一位同行。因为这位同行在某个微信群里主动加了微信后,三番五次要求和这位老师谈谈,想在这位老师即将出版的一本书上挂名。被拒绝后,这个人竟然到该老师朋友圈发帖下面留言骂人。在学术论文、专利、科研成果、专著上挂名的现象一直都存在,有挂名者提要求比较委婉,有的人则非常直接,提出的交换条件有相互署名,也有直接提出给钱,还有的条件是共同开展已经申请到的课题。
在国家大力整治学术不端的背景下,寻求不当成果挂名者仍络绎不绝,直接原因无非是挂名者能够从挂名成果中“获利”,比如完成科研任务指标,晋升更高一级职称等。但问题是,为何能让这样的挂名者轻而易举地蒙混过关,凭借挂名之成果招摇于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果认定和人才评价机制出现了漏洞。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指出,要“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再次强调,“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显然,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人才评价中的一些问题,并从宏观上制定了方向性的改革意见。而现实中以成果挂名就能标志或代表自己的能力、实绩、贡献,这种评价指标体系与政策导向背道而驰,在落实过程中亟待纠偏。
首先,要加大学术不端专项整治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探索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具体措施,尤其要向包括成果挂名在内的学术不端行为开刀,同时着力构建学术成果科学认定机制,切实鉴定成果归属,以他律促进自律。对于简单挂名、不劳而获者,一经发现,即采取最严厉处分措施。另外,鉴于目前学校内部的熟人社会特质,可考虑引入第三方学术成果评价机构,对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成果归属进行无干扰鉴定。
其次,要改革人才考核机制。虽然挂名不足为道,但我们也应反思,是否存在寻求挂名的教师或非本意、被迫而为的情况。如果能够不以论文、著作为唯一考核标准,或有助于改变挂名现象。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刘公祥指出,“我们对人才的评价不唯论文,主要看科研状态和同行评价。每一个考核周期快要结束前,学院和学校会组织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评审,即使没有重磅的论文,但如果有不错的科研设想,展现出研究潜力,我们也认可”。
最后,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成果挂名之所以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某种程度上讲,与人才评价过份依赖论文、著作、课题等指标不无关系。要遏制这种成果挂名现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一个重要选项。在区分类型的基础上,构建同行(学术)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三位一体”的多元评价体系,优化评价内容和方式,从根本上消除成果挂名的生存土壤,最大限度压缩成果挂名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