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一堂讲座上,张铭教授为打破“有问无答”的“窘境”,竟当场掏出皮夹,奖励两位答问的同学各100元。让原本安静的课堂“动”了起来。张教授表示,“国内的课堂太安静了,我非常想和学生互动起来,奖励是临时起意的。”(5月8日扬子晚报)
张教授虽是“临时起意”,也是无奈之举,折射了当下大学课堂的教学弊病。笔者以为,用“金钱激励”的教育方式,可激起学生一时的参与热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绝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不爱答问的毛病,甚至会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受利益驱使,学生会产生定势,形成依赖,甚至会在无形中改变其最原始和最可靠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容易形成“唯利是图” 的心态。学习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金钱物质激发起来的内驱力是低层次的,一旦缺乏物质引诱,学习兴趣和动力就会彻底丧失。
再说,如果老师都用这种方式激励学生,大学教授,可能还有这个经济实力,若是工资待遇不高的农村教师,别说100元,就是5元、10元也难以承受。可见,这种教育方式不是人人可以尝试的。
有报告显示,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提问和参与讨论,而有这做法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经常提问,美国则有63%的大学生经常提问。
学生不爱发言答问,固然有性格和文化方面的因素,但主要还得从课堂教学上找原因。笔者发现,由于班额大、升学压力大等原因,在中小学,老师“满堂灌”、 唱“独角戏”的现象也很普遍。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当、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表现不及时评价和表扬,久之都会扼杀学生答问的积极性。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势。
师生有效互动,学生积极发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展课堂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对提升学生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是大有裨益。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改变功利教育观、提升老师教学艺术、缩小班额等方面下功夫,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改善课堂上“有问无答”的“窘境”。